注意 夏季应如何远离“冰箱胃炎”
随着夏日的炎炎到来,气温逐渐攀升,许多市民习惯于将剩余的饭菜储存在冰箱中,次日加热后食用。这种习惯却可能让人们面临“冰箱胃炎”的困扰。所谓的冰箱胃炎,并非真正的胃部炎症,而是因为冰箱内食物或冷饮与人体胃内温度差异过大,引发的非炎症性胃痉挛。
近年来,随着冰箱在家庭中的普及,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摄入冷饮,使得这一病症更为常见。全球卫生理事协会的一项《家庭卫生报告》调查揭示了冰箱内部的卫生问题。调查涉及多个国家,结果显示,浴室密封胶是最脏的,而冰箱内部则位列家庭卫生污染第二。在调查的家庭中,有46%的冰箱细菌检测呈阳性,甚至有44%的冰箱已经出现霉菌繁殖的迹象。
冰箱的细菌主要来源于存放的食物。专家指出,从临床检测来看,冰箱中的细菌种类繁多,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志贺菌以及耶尔森菌等。其中,沙门氏菌主要来自于农产品如鸡蛋、肉类等;志贺菌则来自于蔬菜和水果;李斯特菌喜欢在未喝完的牛奶中潜伏;而耶尔森菌主要来自于生猪肉,它喜欢低温环境,因此被称为“冰箱菌”。每年肠道门诊中,有2%的患者是由感染了耶尔森菌引发的病症。
冰箱的异味便是由这些细菌产生的。为了防止细菌滋生,市民在储存食物时应牢记生熟分开、分类存放,并避免急冻食品迅速融化。引起冰箱胃炎的主要原因是,夏天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饮用过冷食品后,胃肠受到强烈刺激,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失调。其症状包括腹泻、全身打颤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咽喉平滑肌痉挛、呼吸障碍等。
许多家庭误以为冰箱具有灭菌功能,将其当作食品的“消毒柜”,然而实际上冰箱只是延缓食物腐败的工具。家用冰箱的细菌污染情况严重,微生物超标率惊人。为了预防“冰箱肠炎”,应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实行生熟分放,有条件的话应生熟分仓存储,并用塑料袋加以封装。存放食物的时间不宜过长,存放的熟食一定要加热煮沸后再食用,生冷瓜果也要洗涤后再食用。
让我们正确使用冰箱,享受健康生活。在炎炎夏日,保持食品安全,远离“冰箱胃炎”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