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至少要完成的八件事
无论你所学的专业为何,以下的建议都适用。它们的目标是在你毕业时,帮助你轻松找到一份喜欢并能胜任的工作。请记住,大学时光是为你未来踏入社会做准备的重要阶段。
1. 实习与兼职经历
至少参与三次实习或兼职。这些经历将让你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并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你可以在大一至大三的暑期进行实习,在平时也可以寻找非坐班实习或兼职机会。尝试不同类型的岗位,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内。
2. 拓展社交圈子
大学四年中,认识并联系至少150个陌生人。名片是保持联系的途径之一。建议学生们印制自己的名片,在社交场合主动交换。每发出100张名片,你可能会收到约30张回应,其中与10%的人建立较深厚的关系。在这四年里,通过参加讲座、志愿活动、社交聚会等,至少发出500张名片,与其中15人建立深厚友谊,4-5人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3. 参与学生组织及活动
参与3个以上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或公益项目。个人身份与组织身份是两个不同的形象。不要错过发展组织能力的机会,因为社交机会和信息的获得往往与组织行为紧密相关。
4. 读书计划
在大学期间读完240本书。普通人一生可能只读500本书,但我们要学会快速阅读法在大学期间多读书籍。最好的方法之一是与朋友分工读书,通过邮件分享要点。
5. 考察新地方
去至少三个从未去过的地方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也能提高跨文化能力。选择较远的地方旅行,可以发展新的朋友关系,交换行住资源,降低旅行成本。
6. 掌握人情世故
尝试并掌握10条基本的人情世故规则。例如:
即使在非正式的场合,也要以请教的态度与人交流,因为良师益友可能来自各个背景。
在餐桌上主动点菜,尊重他人的喜好,并研究菜单以积累点菜经验。
当受到赞美时,要表示感谢,尤其是来自朋友和同事的肯定与支持。
学会使用各种便条,如借条、领条等,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在朋友或同事有客人时主动提供帮助,如接听电话、记录信息等,展现自己的姿态。
勇于提问并主动询问他人需求,即使你是新手或地位较低的人。
在进入他人房间、使用他人物品前,先征询同意。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和物品。
遵循这些建议,你将更好地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展现出成熟、有责任感、有能力的个人形象。参与他人活动,礼仪与邀请同行
出席他人的活动,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其中,礼仪和邀请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无法如期赴约,务必提前通知主办方,这不仅是对时间的尊重,更是对活动的重视。若因故迟到,也应及时告知主人,到达后更需解释原因,让主人感受到你的诚意与尊重。若打算带未经邀请的朋友一同参加,也请事先与主人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
博客:自我反思与社会观察的窗口
博客,既是自我反思的载体,也是观察社会生活与人群的媒介。通过撰写博客,我们可以锻炼流利的笔头表达能力与深入的思维分析能力。每周尝试写一篇博客,四年下来,你将拥有240篇充满思考与感悟的文章。若精选其中一部分,编入求职简历之后,作为成长日记,你将在众多求职者中显得独特而亮眼。
创业:挑战自我,实现梦想
尝试一次创业,是大学生活中值得一尝试的挑战。你可以选择淘宝创业,或是在自己有兴趣或专长的领域尝试创办公司。你也可以尝试创办一个致力于社会服务的学生公益团体。具体的目标可以是:在大学四年里,至少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得5000元。这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证明,也是对大学时光的充实与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