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常见年龄为3550岁之间
子宫肌瘤:无声的肿瘤之战
子宫肌瘤,俗称肉瘤,是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它在中年女性中尤为常见,尤其是35至50岁的女性。可以说,这是一种“中年危机”的常见症状。
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极高,大约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患有此病。这种肿瘤的成因与体内雌激素过多及长期刺激密切相关。由于持续而长期的雌激素作用,子宫肌瘤便悄然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子宫肌瘤患者在病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通常是在妇科检查或超声波检查时才会被发现。肌瘤的生长部位和速度决定了症状的出现与否。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缩短、经血量增多或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在清晨膀胱充盈时,可触摸到腹部肿块。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并不需要立即手术。但在以下情况下,患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导致大量出血、造成贫血;肌瘤过大压迫其他盆腔器官,如膀胱,导致频尿或排尿困难;肌瘤生长速度过快,或在更年期后不仅不萎缩反而增大,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肌瘤恶化的风险增加;以及当肌瘤成为不孕的可能原因时。
在接受手术治疗时,患者和医生将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否要切除子宫?这取决于肌瘤的位置、大小、患者的年龄、生育情况,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如果不考虑再生育,可以考虑子宫切除。但卵巢是否要切除,需要更深入的考虑。因为卵巢是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摘除后需要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补充。40岁以下的妇女一般尽可能保留卵巢。
子宫切除术分为全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全切除术是将子宫体和子宫颈一起切除,而次全切除术则保留子宫颈。虽然子宫切除术在技术上并无太大困难,手术范围也不大,但患者在面对手术时仍会感到紧张。这种手术是相对安全的,手术后并发症不多,恢复也较快。如果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无需过分担心。
防治子宫肌瘤,定期妇科检查是关键。只有及早发现小肌瘤,才能更好地进行追踪检查和处理。对于肌瘤患者,不仅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还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毕竟,子宫肌瘤虽然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是一场无声的肿瘤之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实习编辑:杜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