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份好工作成奢望

健康饮食 2025-06-25 23:56饮食健康www.xiang120.com

截至2005年9月,我们目睹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庞大的2005届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就业率仅达到了72.6%,这意味着上百万的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的归宿。当上一届的毕业生还在忙碌地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时,2006届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已经悄然来临,这无疑加剧了新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在山东师范大学,情况更是严峻。据了解,截止到2005年年底,仅有数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数学系更是尚未有毕业生签约。与山东师范大学相比,山东大学的就业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新闻系的学生签约者寥寥无几,理工科的情况稍好一些,但每个班也只有三五位学生成功签约。从各高校反馈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的签约学生不足5%,普通高校的签约情况更是惨淡。

一位高校负责人坦言,目前能够顺利找到工作的学生凤毛麟角,这主要与学生考研的选择以及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有关。目前能够成功就业的学生,大多是能力卓越或有丰富实习经验的学生,他们通常是校园里的佼佼者。

就业之路的艰辛并不局限于那些尚未签约的毕业生。例如山东师范大学2002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周小伟,她在求职过程中屡遭挫折。一家新成立的技术学院在招聘英语教师时,委婉地表示需要具有实习经历和板书组织能力的学生,她因此被拒绝。类似这样的经历,她并非个案。更有些用人单位对专升本的学生存在歧视,如东营一中和广饶一中在招聘教师时,明确表示不接受专升本的学生。

与周小伟相比,山东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闫超的求职过程更为曲折。他先后参加了多个单位的校园专场招聘会以及大型招聘会,每次投完简历后都石沉大海。他在反思自己的求职经历时表示,主要是因为自身定位不准确,他所学的信息专业与多数应聘的营销类岗位不匹配,导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尽管求职路上充满了挫折,但毕业生们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中的许多人表示,并不奢求找到一份所谓的好工作,只要能找到喜欢的工作,能满足日常的生活开支就足够了。周小伟表示,由于男朋友也在济南,她希望在济南工作,对于工作性质和学校类型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同样,山东经济学院金融专业的王志国对工资和工作地点也没有过高的要求,他表示自己向往好单位的工作,但也明白好工作并非易得,除了能力外,还需要很多外在因素的加持。

毕业生们在求职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值得我们关注和理解。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愿他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实习编辑:贺凤丽)

上一篇:夏天喝粥的4个误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