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肝炎传播途径
防止肝炎传播,除了阻断乙肝传播途径外,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同样重要。要有效地预防肝炎的传播,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要注意休息。肝炎患者应早期卧床休息,待症状减轻后,逐渐控制活动。饭后可卧床休息1至2小时,这样有助于血液集中于胃、肝、肠部,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当肝功能基本正常后,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但应以不感觉疲劳为原则。对于已婚患者,要控制性生活,育龄妇女应避免怀孕,以利于肝脏的恢复。
饮食也是预防肝炎的重要方面。肝炎患者食欲不佳,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高糖食物。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摄入不仅不能达到营养的目的,反而可能产生有害代谢物质,加重肝脏负担。肝炎患者要绝对禁止饮酒,因为酒精会进一步损害肝细胞。对于严重病情或进食困难的患者,可以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并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素。
慢性肝炎患者要注意每餐都应有适量的蛋白质供应,同时保证各类维生素的充足摄入。每餐的蛋白质摄入不要过量,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对于可能出现糖尿病倾向的慢性肝炎患者,尤其要注意控制糖的摄入量。
遵照医嘱按时服药是预防肝炎传播的关键。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隔离和消毒措施也是防止肝炎传播的重要环节。患者在家疗养期间,应采取隔离措施,并按照肠道传染病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甲、戊型肝炎患者自发病之日起应隔离三周。对于乙、丙、丁型肝炎患者,因其病程较长,隔离期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到肝功能正常、抗原消失后方可解除。隔离期间,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护自来水龙头免受污染。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要消毒处理后再倾倒。衣物、床单要单独使用并消毒清洗。病人用过的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要专用或消毒使用。
肝炎的免疫预防之路:与密切接触者的特别关注
对于与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而言,免疫预防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对肝炎的预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我们来看甲型肝炎的接触者。过去,人们曾使用人血球蛋白或人胎盘球蛋白来进行预防。由于血源污染的问题,这些方法已经被淘汰。如今,我们全部采用甲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甲型肝炎疫苗:
一是国产的减毒活疫苗。只需进行一次皮射(1ml),一个月后,人体就会产生抗体。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年后抗体数量会逐渐减少。这种疫苗的价格相对较为亲民。
另一种是进口的灭活死疫苗。16岁以下的儿童每次需要注射0.5ml,而成人则需要每次注射1ml(共两次)。首次注射后,需要在六个月后再次注射。这种疫苗的优点是,注射后1周到10天即可产生抗体,且抗体可以在体内维持20年甚至终身,但价格相对较高。
而对于乙型肝炎的接触者,我们需要更为谨慎。对于已经明确感染的患者,我们可以采用HBIG(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及时接种。这种疫苗接种需要连续两次,间隔一个月。对于密切接触者(如夫妻),我们需要进行血液抗体筛查。对于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均为阴性的人,我们需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种疫苗需要接种三次,分别在初种后的1个月和6个月进行复种。每次接种需要2支疫苗,大约一个月左右,人体就会产生抗体。
对于肝炎的密切接触者,免疫预防是保护自身健康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更多的疫苗选择,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疫苗有其特定的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关的信息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