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跟肝硬化有关系吗?
肝硬化引发的出血状况及其应对处理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中出血症状尤为危险。据统计,约60%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出血症状。而其中的上消化道出血更是占到了主要部分,大约占到所有消化道出血的60%~75%。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于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随着肝硬化的进程,肝内组织结构改建,使得血液循环障碍,门静脉系统压力明显增高。这一压力迫使来自胃肠道、等器官的静脉血寻找新的回流路径,从而在临床上形成了重要的交通支,其中食管和胃底部形成的曲张静脉最容易破裂出血。
当病人出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情况往往十分危急。病人可能会出现呕血,血液可能是鲜血或咖啡渣样、黑红色。即使病人没有呕血,也可能出现黑便。病人还可能出现头昏、眼花、心慌、恶心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对于老年人或原有便秘的病人,更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一旦发生呕血,病人应保持平卧,头偏向一侧,尽量吐净血液,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血液和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家属应保持镇静,并立即与急救中心联系。
在医院内,抢救工作应立即展开。包括安置病人于抢救室,补充血容量,禁食,给予止血药物等。加强情志护理,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呕吐物和粪便的颜色和性质。
对于预防再次出血,口服药物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目前比较有效的药物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初次和再次出血。内镜下治疗如食管曲张静脉的套扎治疗也是预防再次出血的有效手段。对于肝功能较好但反复出血的患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肝硬化引发的出血状况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和家属应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预防和处理,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医疗人员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展开抢救工作,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那些病情危重或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肝硬化患者,其曲张静脉反复出血的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介入手段为他们搭建一座生命的桥梁。经颈静脉放置导管,引导支撑管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连接,这种方法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在24小时内就能有效抑制出血。虽然短期效果显着,但其长期疗效仍待进一步验证。
每一种预防再出血的措施,尽管有其独特的价值,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门脉高压的问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粗糙、酸辣刺激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借助润肠通便药物;避免憋气和提重物,适度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避免任何可能导致腹压升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等。
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了解并遵循这些保健措施,无疑是对自身健康的一份负责。我们也推荐您深入了解肝病相关知识。点击相关链接,获取更多肝病信息,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努力。
(实习编辑:李杏)在此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肝病的首要之策。让我们共同关注肝病,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