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心理影响精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的日新月异,人类的疾病模式和死亡顺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疾病谱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原来以传染病和单一疾病为主,转变为以社会和心理因素引发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关于情志刺激引起疾病的观点,与现代医学的理论产生了令人惊奇的共鸣。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时,全身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将保持稳定,睾丸的生精功能也能正常发挥。相反,如果人们长期陷入忧愁、悲伤、压抑、沮丧等不良心理状态,就会引发大脑皮层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进而导致睾丸生精功能的紊乱。
在现代社会中,每6对育龄夫妇中就有1对面临多年不孕甚至终生不育的困境。在这些不育夫妇中,约有半数能够查明原因,而在原因不明的不育夫妇中,心理因素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不良心理状态可以影响男子制造精子的能力。
英国利兹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男性在长期处于沮丧、失落或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时,精子数量会明显减少,甚至完全丧失制造精子的能力。二战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男性战犯和长期囚禁在死囚监狱的男性都出现了精液减少、精子活力降低甚至完全停止制造精子的现象。心理学家赫斯特认为,在极大压力下,男人的生殖能力可能会完全丧失。压力会影响制造精子的能力,因为某种荷尔蒙在压力下会增加数量,而这种荷尔蒙会阻碍另一种制造精子的荷尔蒙的产生。
有些夫妻结婚多年却无法生育,精子数量始终无法达标。根本原因在于夫妻感情不和,女方频繁以离婚作为威胁,给男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生精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给妻子做思想工作,改善夫妻之间的关系,减轻男方的心理压力,往往能迅速提高精子数量。
对于不育夫妇来说,在寻找原因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心理情志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调适措施。因为生殖健康是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身心俱健,才能迎来生命的曙光。 (实习编辑:黄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