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如何成功争取加薪?
在寒流侵袭的2009年尾声,31岁的林柏宽带着满腔热血和期待,终于拿下了年度订单。身为设计公司业务部门的精英,他一年内所贡献的业绩占据了公司总业绩的半壁江山。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他的贡献卓越,却并未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林柏宽在公司已经辛勤耕耘三年,他不断挖掘创意,撰写企划案,但他的激情似乎正在被现实的冰冷所侵蚀。由于经济大环境的低迷,他的薪资一直停滞不前,在部门中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犹豫,思考着是否应该继续坚守。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困惑?在经济复苏的今天,看到公司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盈利状况逐渐好转,你也曾梦想过老板能主动为你加薪,然而又不敢主动开口。
根据《Smart智富》月刊与Yahoo!的联合调查,数据显示令人震惊:在受访者中,竟有高达42%的人至少三年未调薪,而在近两年中从未调整过薪资的人更是高达59%。在这部分受访者中,只有45%的人享受过公司的主动加薪。令人惋惜的是,尽管有7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应该得到调薪的机会,却只有22%的人敢于主动向老板提出要求。大部分的人仍然在等待,期望老板能主动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
跨区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的分析指出,相较于西方企业,台湾的企业主对于员工主动要求加薪的态度较为保守。员工主动提出加薪要求往往会被老板视为一种压力或不安的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巧妙争取加薪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玉芬认为,虽然台湾企业主普遍不喜欢员工积极争取加薪,但鉴于近年来普遍的工资未调整现象,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雇主内心往往会产生一种“亏欠”。如果你确信自己的表现得到了认可,那么运用一些技巧就能更容易达到加薪的目标。
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Smart智富》月刊结合陈玉芬以及职场专家邱文仁的建议,为职场人士提供了“谈加薪”的实用指南。其中必须抓住的两个关键原则是:第一,在谈判前充分了解大环境;第二,选择适当的谈判时机。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说话技巧,避免给人留下“只是来要东西”的印象。
在谈判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了解产业和公司的动态。陈玉芬指出,在考虑提出加薪要求之前,必须深入研究公司所属产业的前景以及公司的经营状况。如果对公司运营情况不清楚,贸然提出加薪要求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邱文仁建议,如果工作在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应主动了解并分析公司的营运状况,网络上相关的产业分析报告或公司财务数据都可以作为参考。
第二步是评估老板失去你之后的“痛苦指数”。如果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加薪的可能性自然会增大。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分析自己在公司中的角色和重要性。如果你在部门中扮演关键角色,那么很可能不需要开口,老板就会有所表示;相反,如果你的经验尚浅,贸然提出加薪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第三步是将自己的贡献以文字和数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邱文仁强调,“让自己成为关键性人才是不二法门”。除了业务部门、研发部门等容易衡量绩效的部门外,其他部门的员工也需要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贡献转化为文字和数字形式。在做绩效报告时,要选择那些会被老板视为贡献的绩效成果。
第四步是了解自己的薪资水平。如果自己的薪资在该职位的市场行情中属于偏低水平,那么谈加薪的成功率会相对较高;相反,如果已经达到偏高水平,那么加薪的机会可能就不那么大了。这时,应该从提升能力和承担责任入手,寻求职位进阶来带动薪资增长。
时机来临职务晋升之际
当晋升的钟声响起,你即将迈入更高的职位。这时,长官往往会为你的成就送上赞许,其中就包括薪资的提升。但请注意,这“加薪一点”是否满足你的期望,还是仅仅是“蜻蜓点水”式的微增?陈玉芬提醒,喜悦之余,你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责任争取到应有的薪资幅度。毕竟,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多的担当,你的付出应当得到相应的回报。
挖角时刻外界的橄榄枝
当外界的猎头向你频频招手,你的价值在市场中得到了认可。这时,不仅是荣誉的象征,也是你与当前雇主谈判的好时机。尤其对于那些让老板感到“心头压力山大”的员工,你的价值不言而喻。通常,老板会愿意调整你的薪资与职位,以稳固你在这份工作中的位置。这是一个展现你价值,为自己争取更好待遇的绝佳时机。
(实习编辑:陈兴娣)
在这两个关键时刻,无论是内部的晋升还是外部的挖角,都是考验你智慧和勇气的时候。记住,你的努力应当得到相应的回报,你的价值应当得到认可。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都要勇敢地为自己争取,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