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有哪些表现?这些人最容易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一种病理现象,主要发生在大型和中型动脉。这种现象是由于动脉内膜出现黄色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包含脂肪和类脂肪。其发病原因多源于脂肪代谢紊乱和神经血管功能失调,逐渐导致血栓形成和供血障碍。对于中老年病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如果主动脉出现增宽扭曲且能够排除其他疾病,那么可能存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如果出现某些突发症状,如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的征象,或者活动后出现短暂的胸骨后和心前区闷痛或压迫感,那么应警惕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夜尿增多也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之一。
患者往往伴随一些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子,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HDL血症、吸烟等。为了明确诊断,可以选择性地作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心、脑、肾等脏器扫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
在临床上,动脉硬化需要与其他炎症性动脉疾病和先天性动脉狭窄进行鉴别。炎症性动脉疾病通常具有低热、血沉增快等炎症表现。而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则多发生在较年轻的个体,且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
若动脉硬化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术。还可以使用带气囊心导管进行的介入性治疗,如经腔血管改形术、经腔激光再通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胆固醇血症,虽然有一些较为极端的治疗方法如回肠旁路手术或血浆交换法,但这些方法费用昂贵且可能伴有后遗症。
至于哪些人更容易患上动脉硬化,专家表示,有五类人群易受其“青睐”:首先是高血压患者,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容易造成血脂在动脉壁沉积;其次是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再者是吸烟者,中的、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还有缺乏运动者,缺乏运动很容易使身体脂肪比重增加,肌肉比重减少,从而加重粥状动脉硬化风险;最后就是肥胖患者,肥胖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从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