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高血压控制难点在哪里?

骨科 2025-06-26 03:10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在1978年,为了更有效地治疗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阶梯治疗方案”,将利尿剂和β阻滞剂列为一线治疗药物。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基于这两种药物显著降低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重要发现。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发现使用小剂量的利尿剂对糖、脂肪、电解质代谢的影响较小,且降压效果比大剂量更为显著。β阻滞剂在降压的还能有效减少某些心脏事件的发生,如美多心安等药物还能改善心功能,特别适用于心衰患者。

到了1988年,美国高血压委员会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对阶梯治疗方案进行了更新,将钙拮抗剂和转换酶抑制剂也纳入了一线药物的行列。这次更新强调了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到了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将α受体阻滞剂列为一线降压药,至此,一线降压药共有五大类。

钙拮抗剂中的二氢吡啶类因其对血管的强选择性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两个前瞻性临床研究“上海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试验”及“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中,都验证了选用钙拮抗剂可以降低总死亡率和脑卒中的发生,同时不会对冠心病产生不良影响。而长效、缓释、控释的钙拮剂相比短效制剂,具有更多的优点,效果明确且副作用更少。

转换酶抑制剂除了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还能逆转左室肥厚,具有肾脏保护作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脂肪代谢无不良作用。它还能使心梗后病人的心功能改善,心梗复发减少,死亡率下降,对糖尿病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常见的副作用干咳,成为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α阻滞剂除了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外,还能改善前列腺肥大患者的排尿困难,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逆转左室肥厚作用。

目前控制血压的难点在于患者的顺从性。约半数以上的病人不能按时按量规律服药,或自行停药。其中,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研制新型的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是当前迫切的任务。芦沙坦(科素亚)作为一种全新类型的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因其选择性强,不仅能有效阻断血管紧张性Ⅱ与受体的结合,产生一系列良好的生理效应,而且避免了转换酶抑制剂常见的咳嗽副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顺从性。其降压效果与长效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相当,但耐受性更好,咳嗽发生率仅为对照组的1/5,与安慰剂相似。服用方法简便,每日一次,对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也有良好效果,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高血压的控制提供了新的希望。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