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控血压不妨灸曲池 “点穴”拒绝高血压

骨科 2025-06-27 18:3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日本有传统习俗,即在老年时期进行曲池穴的药灸,旨在促进耳聪目明和预防疾病。这一习俗在中医师的解读下,揭示了药灸曲池穴对血压的良性调节作用。对于血压异常者,曲池穴的药灸能显著提高心搏出量,调整收缩压,降低总外周阻力,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对于中风有主治效果。灸疗的方式多样,普通人可选用直接灸以养生保健。操作时,需先定位曲池穴,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制作并放置艾柱进行灸疗。根据病情,还可以选择辅助穴位,如太阳、合谷、三阴交等。重要的是,这一切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药灸,还有一种“点穴”方法,它同样需要专业指导。主要穴位包括百合、风池、曲池和太冲。通过特定的手法点压这些穴位,每次持续约2秒,再根据病情选择其他辅助穴位。每日进行一次,直至血压恢复正常后,还需巩固治疗。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心脏的功能与阳气、血脉、神志密切相关。心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阳气虚损或血脉损害。《素问》中提到,心中之阳气衰竭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金匮》也指出,心阳虚损或导致阴血虚损、血行不畅或气血阻滞。这些病理变化均可引发心痛、心悸等症状。冠心病的基本病理在于心气虚而邪气乘。通过以上的药灸和点穴方法,可以有效调整心脏功能,缓解病情。

对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脏疾病,除了药物治疗,中医的穴位疗法同样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但务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这种融合了中医理论与现代健康理念的疗法,为众多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关于心脏健康的奥秘被娓娓道来。我们得知疾病之源头,往往与风寒痰饮紧密相关,它们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心之经络。当这些经络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瘀滞不通时,我们可能会遭遇心痛的困扰。《灵枢经络篇》早有明示,心手少阴之脉,若出现问题,便会引发心痛。

冠心病,这一现代医学称之为心血管疾病的病症,在中医的视野中,被看作是心脏及其营养心脏经脉的疾病。这一观点,在中医与西医的交汇点上得到了共鸣。

而对于如何预防这样的疾病,中医则有着独到的见解。按摩,这一古老而自然的手法,被认为是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式。其中,六字按摩法更是备受推崇,它简单易学,降压效果显著。

这六字按摩法,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效果:

1. 擦:以两手掌摩擦头部的两侧,各36次,这个动作有助于舒缓头部经络,为心脏减压。

2. 抹: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从前额正中向太阳穴抹动,各抹36次,这个动作有助于清利头目,畅通心脉。

3. 梳:双手十指微屈,从发际开始,经过头顶至后发际,仿若梳头般进行36次,这个动作可以疏通头部经络,让心之气血畅通无阻。

4. 滚:双手握拳,对着腰背部相应位置上下滚动,这个动作可以放松背部肌肉,舒缓心之疲劳。

5. 揉:两手掌十字交叉重叠,贴于腹部,顺时针、逆时针按揉,这个动作有助于调理脾胃,间接滋养心脏。

6. 摩:对风池穴、劳宫穴、合谷穴、内关穴等关键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36次,有助于调和气血,畅通经络。

每一个动作都是对身体的呵护,都是对健康的深深追求。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种自我保健的方式,通过按摩,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上一篇:瑜伽如何进行美容,你造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