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想要一个健康宝宝
河北邯郸的王玉红女士,结婚已有五年,然而她一直面临着怀孕的难题。由于她的母亲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王玉红担忧自己的乙肝会传染给未来的孩子,这种忧虑让她迟迟不敢怀孕。去年春节后,她向我们咨询并接受了诊治。经过检查,王玉红女士的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阳性,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B超未见异常。这些结果向我们表明,她的身体状况良好,完全可以怀孕生子。在得到我们的专业解答和建议后,小王终于放下心来,今年6月6日,她顺利在当地妇幼保健院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小宝宝已经按照计划免疫措施接种了乙肝疫苗,并成功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这意味着他拥有了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
在育龄期,许多乙肝妇女都会面临与王玉红相同的困扰,担心自己的乙肝会传给下一代。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如果乙肝母亲不进行任何预防干预,她们所生的孩子成为“小乙肝”的可能性非常高。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乙肝患者中,超过半数是由母婴垂直传播而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乙肝疫苗的普及和完善,这种局面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自199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接种列为计划免疫项目,所有新生儿都必须接种乙肝疫苗,这使得我国“小乙肝”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乙肝妈妈完全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关于乙肝孕妇的特殊关注与胎儿的保护措施
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等抗病物被归为C类,意味着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这些药物具有胚胎和胎儿毒性,因此在孕期使用需谨慎。这对于乙肝孕妇来说尤为重要。
在怀孕期间,乙肝病情可能会加重。当肝功损害明显,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迅速上升,伴随恶心、呕吐和疲乏无力等症状时,医生可能会建议终止妊娠,以进行积极的保肝和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孕妇来说,保障母婴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肝炎孕妇在性生活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节制。在肝功能波动阶段,血清谷丙转氨酶不稳定或有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禁止性生活。怀孕的头3个月和后3个月也应尽量避免性生活,以防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在性生活中,应注意体位的选择,避免过度刺激,减少孕妇的活动量,保护腹部免受压力。如果出现出血、腰疼、习惯性流产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性生活。
除此之外,乙肝母亲在生下新生儿后,应立即进行免疫预防干预,这是阻止乙肝“代代相传”的关键举措。对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这种及时的免疫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如果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接受了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注射,那么可以接受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哺乳。
作为乙肝孕妇及其家人,应当密切关注孕妇的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母婴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积极面对挑战,相信科学的力量,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张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