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警惕:胃息肉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骨科 2025-06-29 06:49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胃息肉概述

我们所说的胃息肉,是指胃黏膜上大小不等的息肉状突起。这些息肉可能部分或全部覆盖胃黏膜表面。它们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息肉即息肉样腺瘤,具有肿瘤性质,有可能癌变;假性息肉则是由炎性黏膜增生形成。

胃息肉多出现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常伴随着胃酸缺乏或低下。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症状。若息肉表面出现糜烂或溃疡,可能会有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较大的息肉如果阻塞在幽门管或进入十二指肠,则会引起更明显的症状。纤维内突窥镜检查是明确诊断和判断有无癌变的有效手段。

胃息肉的分类

胃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它们一般多发生在胃窦部位,也有少数出现在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从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胃息肉类型,约占胃息肉的75%~90%。它们是由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这类息肉一般较小,呈圆形或橄榄形,可能伴有糜烂。虽然大多数增生性息肉不会恶变,但仍有少数可能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

腺瘤性息肉则是一种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约占胃息肉的10%~25%。这类息肉一般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组织学上,它们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这类息肉的癌变率较高,尤其当直径大于2cm、呈绒毛状腺瘤或伴有异型增生III度时,恶变率更高。

胃息肉会癌变吗?

胃息肉实际上是胃腺瘤的一种,是一种上皮性良性肿瘤。在内视镜下,它们表现为高出胃粘膜平面的圆形或半球形的隆起。虽然胃息肉总体上是良性的,但它们有恶变为胃癌的风险。患有胃息肉的人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及时处理。

息肉是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较低。根据其特性和结构,胃息肉可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非肿瘤性息肉的恶变机会较低,而肿瘤性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一旦发现胃息肉,应仔细检查整个胃,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变。

当我们谈论胃癌时,也不能忽视与之共存的腺瘤性息肉。每当我们发现体内有腺瘤性息肉时,必须警觉其他部位是否也存在胃癌的可能。即便已经成功摘除息肉,每年的胃镜检查随访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大多数带有蒂的息肉,最简便且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内镜下摘除。对于那些无法进行内镜摘除的腺瘤,我们需要通过胃切开手术来彻底摘除腺瘤,并从周围多取黏膜进行活检,以观察是否存在异型增生或癌变迹象。

在胃息肉的世界里,家族性病和加德纳综合征患者的胃内可能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息肉,如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这些腺瘤的癌变率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似,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虽然胃息肉被视为良性病变,但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恶变成癌的风险。据统计,胃息肉恶变成癌的概率高达25%至50%,可以说是癌前病变的一种表现。

对于已经确诊为胃息肉的患者,摘除息肉是预防癌变的重要步骤。通过电子胃镜,我们可以采用微波、激光、圈套等方法轻松去除息肉,同时避免手术带来的痛苦。令人欣慰的是,摘除息肉后的生存率与正常人群并无显著差异。

湘120健康网独家报道,***内容仅代表本网站观点,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对于合作事宜,请通过湘120健康网或湖南健康网联系,违者必究。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上一篇:社交能力培养从婴幼儿开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