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肝炎患者就被传染?

疾病百科 2025-06-29 06:42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对肝炎存在深刻的误解,这些误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就医行为,阻碍了肝炎的防治工作,甚至导致了对患者的歧视。今天,我要为大家揭示关于肝炎的七个常见误区,让我们共同认识并战胜这个疾病。

误区一:所有肝炎都具有传染性,接触肝炎患者就会被传染。

事实上,肝炎分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已知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并非所有肝炎都具有传染性,也并非接触患者就会被传染。例如,甲型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则通过母婴垂直、血液、体液、注射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我们在与肝炎患者交往时,不必过分恐慌。

误区二:“大三阳”比“小三阳”更可怕。

“大三阳”和“小三阳”只是乙肝五项指标的不同表现,它们并不能完全反映病情的轻重和传染性大小。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轻重取决于肝功能等指标,而传染性大小则与血中病毒载量有关。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大三阳”就比“小三阳”更可怕。

误区三:对于病毒性肝炎,保肝治疗就能根治,无需抗病毒治疗。

保肝治疗只是病毒性肝炎的对症治疗,转氨酶降至正常并不意味着慢性肝炎已经治愈。病毒仍然潜伏在肝细胞内,随时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抗病毒治疗才是各种治疗的最重要手段。只有把病毒长期抑制,才能避免其对肝脏的继续破坏。

误区四:既然无法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就不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虽然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目前较为困难,但长期抑制病毒可以避免其对肝脏的破坏,保持病情稳定。有效的抑制病毒是必要的,有益的治疗手段。

误区五:乙肝抗病毒治疗不能停药,是产生了依赖性。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长期的,这并不是对药物的依赖,而是为了保持已获得的疗效而不停药。治疗无效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不会出现任何戒断症状。这与一些***的依赖性是完全不同的。

误区六: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没有不舒服就不需要去医院检查。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慢性乙型肝炎经常是在静悄悄地引起肝细胞损害、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即使是没有明显不适的HBsAg携带者,也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及病毒学等各项指标,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正确认识肝炎、理解其传播方式和治疗方式、定期进行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才是我们战胜肝炎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消除肝炎的误区,保护我们的健康。乙肝的误解与正确观念:从遗传阻断到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

在众多关于乙肝的误解中,有一种尤为令人心痛:乙肝携带者因担心遗传给孩子而选择放弃生育。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慢性乙肝是传染性疾病而非遗传性疾病。对于乙肝携带者而言,通过现有的母婴阻断方案,高达90%以上的几率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但在这之前,强烈建议乙肝携带者在妇产科及肝病专科咨询就诊,以实施有效的母婴阻断策略。

在日常护理肝炎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道听途说,自作主张”。一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于依赖他人的治疗经验,听到某种药物有效就盲目使用,听到不好就排斥。药物的效应和毒副作用往往因人而异。建议患者应在资深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疗程服药,并定期复查、复诊。

第二个误区是“心理负担过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担心病情恶化,如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往往情绪低沉。虽然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癌有一定关联,但发展为肝癌的比例并不高。过度的心理负担只会影响预后,对病情无丝毫帮助。乐观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是明智之举。

第三个误区是“盲目忌口”。民间一直有患病需忌口的说法,一些人轻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能吃鸡肉、羊肉、鱼肉等。导致患者列出长长的“忌食”单,胡乱忌口。这样不仅无法获取必要的营养,还可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疾病康复。还有些患者为了治疗肝病,盲目“进补”,结果导致严重的脂肪肝。这些都是因为不正确的观念带来的不良后果。

对于乙肝携带者和患者来说,了解这些误区并采取相应的正确措施至关重要。只有在理解疾病真实面貌、遵循专业医生建议、保持合理饮食和积极心态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