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疑难疾病,由多种因素引发,比如慢性乙肝、丙肝以及肝纤维化的逐步发展。尽管当前存在多样的治疗方法,但我们仍然没有找到特效的治疗手段。对此疾病的治疗,我们必须严谨对待,从临床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三大常见问题。
用药过多过滥是一个突出问题。由于肝病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许多患者为了追求快速疗效,常常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种做法反而加重了肝脏的负担,使得病情恶化。
有些治疗方法过于急功近利,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有些医生过早地使用攻下利水的方法,虽然短期内可以看到疗效,但不久之后病情会反复,长期使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会导致顽固性腹水,使得病情顽固难愈。
第三,诊断不明确和忽视辨证施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有些慢性肝病患者,在病情已经发展到早期肝硬化阶段时,仍未能引起重视。他们只知道自身患有肝病,但却不清楚具体是哪种类型的肝炎,病情已经发展到哪个阶段,是否已经发展为肝硬化。在用药方面,如果不能根据个体的差异和病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就会耽误病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肝硬化的治疗提出了以下建议:
用药必须合理,避免盲目地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这是治疗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基本原则。
强调早期诊断和辨证治疗。特别是在治疗上,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症状以及病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灵活用药。
重视治本,急则治标。对于肝硬化患者,应以健消积为主,配合化瘀、软坚等治疗方法。出现腹水后,用药宜缓不宜急。我们的实践表明,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药物与食疗相结合、穴位注射与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早期肝硬化和肝硬化腹水,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减少复发、增强体质、缩短病程、促进肝脏缩小。通过辨证施治和合理用药,大部分肝病患者都有可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