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嘌呤代谢紊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该病症的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2亿高尿酸血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
目录:
一、如何治疗高尿酸血症
二、高尿酸血症的分类
三、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四、高尿酸血症的检查化验
五、高尿酸血症的预防
一、如何治疗高尿酸血症?
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需要从饮食、水分摄入、生活方式、体育活动、药物治疗和健康体检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理。要合理控制饮食,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鸡鸭鱼肉海鲜等,多食用蔬菜瓜果类食物,建议多食用碱性食物以中和体内过多的尿酸。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增加尿意,促进尿酸随尿液排除。要规律生活,合理休息,营养均衡,膳食调理,修养生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晨练、慢走、太极等,避免参与大运动量的激烈活动。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谨慎服用药物治疗,不可擅自改变药物的用量及服用时间,更不可长期服用。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保障病情有效控制的关键,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的最新进展,做出针对性的治疗康复工作。
二、高尿酸血症的分类
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分子缺陷等。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则是由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血液病或恶性肿瘤、慢性中毒、药物或高嘌呤饮食等引起的血尿酸产生增高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
三、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因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过少所致。原发性和继发性是其主要分类。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包括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尿酸生成过多。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则主要是由肾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些药物和酒精等也会影响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高尿酸血症:与淋巴增生性疾病中的常见现象
在白血病、淋巴瘤的化疗和放疗过程中,由于大量细胞破坏带来的核酸代谢加速,常常引发继发性高尿酸血症。这一现象在和淋巴增生性疾病中尤为常见。
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检查化验
1. 血、尿常规和血沉检查: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109/L,血沉增快。尿常规检查可能显示蛋白尿、血尿、脓尿以及管型尿。
2. 血尿酸测定:在急性发作期,绝大多数病人的血清尿酸含量会升高。采用尿酸酶法测定,男性>416μmol/L,女性>357μmol/L即具有诊断价值。
3. 尿尿酸含量测定:在无嘌呤饮食及未服影响尿酸排泄药物的情况下,正常男性成人24小时尿尿酸总量有一定标准。原发性痛风病人的尿尿酸排出量会有所不同。
4. 关节腔穿刺检查:此检查包括偏振光显微镜、普通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等方法,可以检测出尿酸钠结晶,是诊断痛风的重要依据。
5. 其他检查:如X线检查、CT与MRI检查等,可以观察到骨关节的骨质改变、关节间隙和骨性关节面异常及关节肿胀等情况,有助于痛风的诊断。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
为避免高尿酸血症及其可能引发的痛风,以下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 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
2. 饮食调整是关键,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内脏、海鲜)和软饮料、果糖的摄入。并非所有海产品嘌呤含量都高,如海参、海蜇皮和海藻。同样,并非所有蔬菜都属低嘌呤饮食,黄豆、扁豆、香菇及紫菜的嘌呤含量较高,但不增加患痛风风险。
3. 禁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可适量饮用红酒。
4. 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
5. 多饮水,每天饮用的水量应大于2000ml,最好选择自来水和矿泉水。
6. 长期碱化尿液,常用碳酸氢钠。
7. 特别注意饮食,煮肉、鱼时应去汤,因50%的嘌呤均溶于水中。含嘌呤较高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鸡、鸭、鸽、鱼等,食用时需谨慎。
一、对于追求健康饮食的你,了解嘌呤含量是至关重要的。牛肉、猪肉、羊肉等虽美味,但嘌呤含量较高。而牛奶、鸡蛋、豆类、蘑菇、香菇等食物则嘌呤含量较低,它们在你的餐桌上应该占据一席之地。
二、饮食应以素食为主,讲究天然与健康。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荤油的依赖,转而多吃素油,如美味的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等。荤素油的比例应以1:2为宜,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均衡。
三、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排除体内多余尿酸的关键。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瓜果,每天至少保证2000毫升的尿量。这样,体内生成的过剩尿酸盐就能顺利排出,为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养成这样的饮食习惯,享受健康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