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胃炎,一种因服用特定药物、过量饮酒、严重创伤或手术等引发的疾病。其症状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四分之一以上。轻度患者可能仅出现大便潜血阳性,而多数患者则表现为明显的出血症状,且出血可能反复发作。相较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本病的病情更为严重,即使大量输血,血红蛋白也难以回升。
除了出血,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腹不适、头昏、乏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在体检过程中,除了出血的体征如脉搏快、脉压差减小等,一般无明显异常。
对于出血性胃炎,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去除诱发因素,降低胃内酸度,积极止血和输血补液。具体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冰盐水洗胃、使用H2受体拮抗剂、抗酸剂以及纤维胃镜电凝或激光止血等。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通过选择性动脉造影时滴注来止血。虽然手术治疗是一种选择,但大多数患者通过内科治疗就能成功止血。
每一例出血性胃炎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大量出血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保持乐观心态。康复后,也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的出现,预防疾病的复发。
补充血容量是治疗的基石,静滴全血或新鲜冷冻血浆、代血浆及平衡盐液等都是为了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冰盐水洗胃则能使胃壁血管收缩,减少胃酸分泌,为止血提供有利条件。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为胃粘膜的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抗酸剂如硫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混合剂则能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
生活中的预防同样重要,避免服用诱发药物,适量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预防出血性胃炎的有效方法。面对疾病,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保持冷静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病魔。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深入了解。
(实习编辑:李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