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片刻的宁静思考人生
你是否曾体验过一种心灵的空境,当你的心抵达这样的境界时,你的直觉会变得清晰、敏锐,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仿佛能洞察一切。对于这种现象,我国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称之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何为“此心不动”?意味着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你需要首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被纷扰所动。只有当你内心宁静时,你才能准确地捕捉事物的本质,在恰当的时机做出反应。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致虚极,守静笃。”这意味着要达到心灵的极致宁静,保持深厚的平静。
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心灵空境可能看起来与我们相去甚远。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在生活中,有时我会在饭桌上突然陷入一种近乎无意识的状态,心灵似乎变得空虚,我会发现自己近乎贪婪地往嘴里狂塞东西。这种状态让我心惊肉跳,仿佛我正在变成一头野兽。我感觉我的心有点空,所以我拼命想填补这种空虚。
就像我听说过蒋介石只喝白开水不喝饮料的誓言一样,我也曾试图追求这种心灵的空境。我开始喜欢只喝白开水的感觉,那会让我的身体和心灵都清静很多。我发现我无法持久地维持这种状态,因为我的身体和心灵会有一种饥渴感。为了满足这种饥渴感,我会选择喝一些有味道的东西,比如咖啡和茶。
我喝咖啡并不是为了提神,而是因为我喜欢咖啡的味道。我喜欢纯咖啡的苦味,那种苦味能让我感觉到我的嘴里多了一种味道,不再那么空虚。
类似的故事在我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我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白天我全神贯注地倾听和助人,晚上却想完全放松自己,看一些刺激的电影,比如史泰龙的动作片。史泰龙的角色让我感觉到拯救世界的快感,这种感觉让我留连忘返。
我们的身心需要一张一弛的生活。白天我们需要严肃、郑重、认真,晚上则可以放松自己,享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无论是喝咖啡、看电影还是做心理咨询,我们都在寻找一种平衡,填补心灵的空虚,让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在生活的旋律中,寻找平衡与和谐似乎成为了一种美丽的调剂。我们常常说生活需要张弛有度,但背后蕴含的深意远非表面所见。这如同一杯淡茶与浓咖啡交织出的微妙感受,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咨询之路如同品味一杯淡雅的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味道。这些味道或许在初尝时并不明显,但当我们全神贯注,细细品味时,它们会渐渐展现。与此即使这些味道之间看似存在激烈的冲突,但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我能够洞察冲突各方的内心世界,因此这些冲突在我这里并不会显得特别激烈。
例如,面对父母虐待孩子这样的情境,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极其残酷,但当我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时,我不会简单地将他们视为恶魔。相反,我总能体会到,那些行为越是极端的人,他们的内心往往越是脆弱和可怜。这种体会使我无法简单而激烈地憎恨任何一方。
愤怒、憎恨与仇恨,这些情感的产生需要强烈的对比。我们需要认定某一方是正确的、美好的,而另一方是错误的、可恶的。但当我尝试理解每个人的内心,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时,这种强烈的对比便会消失。因为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和无奈。
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交织。我们需要细细品味,深入了解,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接受和理解自己的情感,还要学会接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张弛有度,在生活的舞台上舞动出美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