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出门必备两种药 睡姿也要科学

健康新闻 2025-06-28 07:11健康新闻www.xiang120.com

关于健康防护与急救意识的重要性

在现今社会,中老年人面临多种健康威胁,其中尤以心血管病最为突出。据数据显示,心血管病突发占比高达70.44%,脑血管疾病和系统疾病也紧随其后。面对这样的健康挑战,提高急救意识、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尤为关键。而对于患者自身,更应加强防护与急救意识,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

一、急救药物的携带与分类

对于特定疾病的患者,携带急救药物是避免突发状况的有效手段。有四类患者必须随身带药:一是心脑血管病患者,需携带硝酸类药物;二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哮喘患者应带哮喘喷剂;三是糖尿病患者,可携带口服降糖药、饼干和糖果;四是癫痫患者,应带抗癫痫药物。在高温天气外出时,人们还应携带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以防中暑。

二、急救药盒的配置与存放

针对冠心病这一常见疾病,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配备不同的应急药物。急救药盒中通常应包含硝酸甘油、心痛定和亚硝酸异戊酯等药物。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首选药物,能迅速缓解症状。亚硝酸异戊酯则具有快速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这些药品应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如上衣或裤子口袋,或随身携带的包里。

三、急救药物的正确保存与使用

急救药物的保存方法十分重要。有些患者把硝酸甘油放在纸袋或透明玻璃瓶内,这是不正确的。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失效,应放在棕色药盒内,密闭保存。它还具有怕热的特性,不能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四、急救卡的准备与普及

为了更高效地实施急救,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出门时最好携带一张“急救卡”,上面注明个人信息、疾病情况和急救药的存放位置。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他们有一种特制的项链和手镯,上面附有患者信息,便于路人进行紧急救助。

五、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调养与防护

除了携带急救药物和急救卡,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调养也非常重要。讲究睡眠科学能有效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刚醒来的一刹那是最危险的时刻,患者应避免仓促穿衣,而应进行心前区和头部的按摩,做深呼吸等动作。冠心病人宜采用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减轻心脏负担。急救意识的普及和教育也是降低猝死风险的关键环节。

采用右侧卧位睡眠,身体进入放松状态,全身肌肉松弛,呼吸通畅。在这种状态下,心脏无需承受额外压力,确保了全身所需的氧气供给,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这种睡姿有助于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当睡眠时头部抬高,脚部放低,可以显著减少回心血量,大大减轻心脏负荷,让心脏得到真正的“休息”。若冠心病症状严重,已出现心衰,则半卧位是更好的选择,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避免左侧卧或俯卧带来的不适。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食物对冠心病患者具有保健功效。例如,玉米、麦芽、蔬菜、水果和豆类等。近年来,玉米重新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富含维生素E和A,其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青嫩的玉米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大有裨益。麦芽是小麦发芽后的产物,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E的组成成分甲种生育酚。食用麦芽安全有效,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每天早晨一碗鲜麦芽粥将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大豆及其制品也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豆类食品价格便宜,蛋白质含量丰富,同时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对于血脂高的人来说,经常吃豆腐、豆芽菜以及各种豆类食物可以作为治疗手段。一些蔬菜和水水果,如大蒜和洋葱,对冠心病具有预防作用。生吃大蒜和洋葱比煮熟的效果更好。为了起到预防作用,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生大蒜或生洋葱。

这些食物的优势不仅在于它们丰富的营养,更在于它们对冠心病的独特保护作用。选择健康的食物,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有助于冠心病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