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恶化的信号有哪些
肝硬化:常见的慢性损害与防治关注
肝硬化,这一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在我国多数为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其弥漫性肝损害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对于长年患病的患者,口腔的一些细微变化可能是肝硬化进展的征兆。
口腔内颊部黏膜色泽灰暗,或口腔突然出现病变,如轻度龋齿病情迅速发展、牙槽溢脓等,都是肝病不良的兆头。由于肝硬化引发的B族素明显不足,还可能引发舌炎、舌萎缩等口腔异常病变。无论何种类型的肝病,一旦口腔出现这些变化,都必须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肝功能的代偿情况可反映出肝硬化的病情轻重及预后。代偿期肝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能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失代偿期则明显减退,并可能出现黄疸、腹水、低蛋白血症、肝昏迷等症状。
肝硬化患者的某些自觉症状,如困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尿黄、浮肿等,是肝功能恶化的信号。改善肝功能需要专科医师的精心诊治,且常需数周、数月乃至数年时间。肝功能的恶化可能迅速发生,与劳累、酗酒、感染、出血等诱因有关。这些诱因在医师的指导下,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有些是可以避免的。
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可能导致近半数处于危险期的肝硬化患者出现生命危险。预防出血的药物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对于已经出血的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硬化剂治疗、外科断流手术等。
另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是原发性肝癌,大多数肝癌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对于高危人群,如由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酒精等引起的肝硬化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球蛋白及B超检查,以早期发现肝癌。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切除,以根治肝癌。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肝硬化,既要重视病情,又不能过度紧张和压抑。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肝硬化的防治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肝硬化的关键。对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患者,当血清白蛋白保持在正常水平(如40克/升)时,他们完全可以像健康人一样正常工作。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无视身体的疲劳信号。劳逸结合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过度的体力消耗可能会给肝脏带来额外的压力。适度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如太极拳等轻量级运动,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还能促进肝脏的血液回流,进一步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为肝脏的修复过程提供助力。
而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来说,充足的休息是首要的。他们需要绝对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对已经脆弱的肝脏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在饮食上,他们应选择清淡、柔软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确保营养充足。虽然一些重症患者需要短期禁食荤食,但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适量的动物蛋白摄入是有利于病情恢复的。避免坚硬或带骨刺的食物以及酸性饮料和调料,可以减少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保持大便的通畅至关重要。在大便干燥时,可以选择食用蜂蜜等天然制品来润滑肠道,但切记避免用力排便或进行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门静脉压力,引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可以说他们是“弱不经风”的。预防感染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任何形式的感染都有可能使病情恶化。在这一方面,患者和家属都需要格外小心。
肝硬化患者在用药方面必须谨慎。所有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处理,因此杂乱无章地用药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导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在用药时应该遵循“不用药、少用药或用必要的药”的原则。肝硬化患者需要精心治疗与护理,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