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建立慢病基层首诊制度 95%高血压患者在基层就诊
在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一场医疗改革的浪潮正在涌动。随着医改的深入,厦门市慢基层首诊制度已经稳固建立,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如今,厦门市的基层医疗服务满意度高达91.3%,群众普遍反映良好。据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介绍,这一切的成就得益于“慢病先行,三师共管”的分级诊疗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诊疗服务量,更撬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基层诊疗服务量显著提升。截至目前,高血压病人的就诊率已经高达95.7%。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师共管”的团队服务模式,即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家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共同合作,有效地推动了慢性病的基层现实诊疗和健康管理。这一模式使得患者在基层就诊的均次费用大大降低,与大医院相比可节省近47%。
专科医师负责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并带教、指导基层的全科医师;全科医师则负责落实、执行治疗方案,进行病情日常监测和双向转诊;健康管理师则专注于健康教育和患者的行为干预。这种“医防融合、防治结合”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患者的信任度,还增强了患者的获得感。
经过几个月的强化管理干预,慢病患者的健康指标有了显著改善。以糖尿病为例,入网强化管理后,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有了显著的提升。截止2016年6月,全市已经有数十万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被规范管理,且管理效果和病情控制情况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场医疗改革不仅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让居民感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三级医院普通门诊量的下降,以及就诊压力的缓解,都体现了医改带来的积极影响。患者等待时间大大缩短,服务质量却不断提高。这一切,都使得厦门市的医疗服务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