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恶意传染艾滋 可服药阻断
日前,一段微博上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一位年轻女子裸露身体,披头散发,痛苦地哀怨着为何之前的床伴没有提前告知其患有艾滋病。而视频的另一端,一名男子语气平静地透露自己正处于艾滋病中期,声称不会传染给他人。
尽管我们不确定这段视频的真实性,也不清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但如果视频内容属实,那么这种行为不仅不道德,更是违法。《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如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将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法律的正义不会缺席,但有时候它会迟到。即使事后对恶意传播艾滋病的人进行了处罚,一旦受害者感染,局面仍难以挽回。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为重要。
自2011年以来,中国青少年新增艾滋病例的增长速度超过了30%。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可能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艾滋病并非绝症,尽管我们仍需警惕,但不必过度恐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艾滋病已被视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而非不可治愈的绝症。
一旦不幸被恶意传播艾滋病,不要放弃希望。还有阻断药物可以求助,服用后有很大的几率可以阻断感染。只要按照正确的方式尽快服药,特别是在接触病毒后的两个小时内,阻断药物的效果最佳。药物的原理是阻止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减缓其复制速度,从而降低感染几率。即使超过黄金时间,只要在72小时内服用药物,仍然有可能发挥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阻断药物并非一劳永逸,需要连续服用28天。期间绝不能擅自停药,尽管药物可能会有头疼、乏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部分病人还可能会出现艾滋病前期的症状,身体反应强烈。但这并不能作为停止服药的理由。
除了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外,还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在服药后的两周、一个月、三个月都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检测药物是否有效,是否成功阻断了艾滋病病毒,同时还要关注肝肾功能是否受到药物副作用的损害。
在中国,艾滋病人可以享受“四免一关怀”的政策,确保免费获得药物治疗。一旦感染艾滋病,无需担心无钱治疗而自暴自弃,故意传播疾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我们都有机会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