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通过绘画和笔迹可测谎
“间谍”实验:绘画揭示谎言的踪迹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科研人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间谍”实验,邀请了31名志愿者参与。这场实验的核心任务是从一名“秘密特工”手中取得笔记本电脑,再安全地传递给另一名“特工”。随后,志愿者们接受了一项独特的测试,他们需要描述获取笔记本电脑的整个过程,并用绘画的方式展现这一情景。实验中,一半志愿者需要真实描述,而另一半则被要求编造故事。
结果令人颇感意外。在撒谎的志愿者中,仅有13%的人在画作中成功地描绘出了“秘密特工”的形象。而在真实描述的组中,这一比例高达80%。这些绘画作品似乎在不经意间暴露了志愿者的真实心态和谎言的痕迹。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该研究负责人埃尔德特维瑞教授的话报道:“撒谎者在绘图时面临独特的挑战,尤其是当被突然要求这么做时。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开始绘画。我们的研究指出,人们准备得越充分,他们撒谎的成功率就越高。”
维瑞进一步了这一现象:“撒谎者通常认为接近真相的谎言是好策略,因此他们倾向于描述和描绘自己熟悉的地点。由于他们并没有在真实的地点遇到‘特工’,所以在画作中往往忽略了‘特工’的存在。”对于真实的描述,人们的画作中自然会出现“特工”的身影。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线索是绘画的视角。大部分撒谎者选择从俯视角度作画,而真实描述者则更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即与肩膀高度相当的角度。
合作研究者萨曼莎曼博士表示:“与真实情况的描述相比,撒谎者的画作显得并不那么合理。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间谍’实验表明,绘画具有成为有效测谎手段的潜力。”
除了绘画之外,以色列的研究者也发现了笔迹分析在测谎方面的新用途。研究显示,人们在编造故事时,字迹与真实事件相比会有所变化,描述谎言时字迹通常更重、字体更高更长。心理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人们在撒谎时需要更多的脑力来捏造情景,这对正常的书写过程产生影响,导致字迹的变化。
传统的测谎设备价格昂贵且难以完全信赖。相比之下,绘画测谎和笔迹测谎不仅成本更低,操作也更为简便。萨曼莎强调,虽然这些方法不能取代口头审讯,但在面对有语言障碍的个体时,绘画测谎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绘画测谎和笔迹测谎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前景广阔。未来,这些方法可能广泛应用于贷款申请、保险理赔、职位面试等场合,成为揭示谎言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