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肺心病是一种由不同肺部疾病引发的疾病,其病程早期与晚期对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为了对肺心病进行准确诊断,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至关重要。以下介绍几种具有实用诊断意义的方法:
一、病原学检查
肺部是肺心病恶化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做出病原学诊断是控制感染的关键。虽然痰菌培养方便易行,但由于易受口咽部细菌污染,其实用价值有限。近年来,通过推广保护性毛刷取下呼吸道标本或环甲膜穿刺法,提高了细菌培养的准确性。根据敏感试验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有助于及早控制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性链球菌、流感杆菌、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奈瑟菌属等。在肺部感染急性加重期,还可能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二、血清电解质测定
肺心病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很高,且变化迅速。及时测定血清电解质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钾往往升高。但随着通气改善、应用利尿药或补碱性药物后,易出现呼吸性酸合并低钾、低氯血症。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依次为低氯、低钠、低钾、高钾、高钠以及钙、镁、磷紊乱等。
三、血气分析
肺心病的病因多样,但基本原因是肺泡通气不足。血气分析是了解肺心病严重程度和发病机制的重要手段。通过血气分析,可以了解肺心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根据血气改变可以判断肺心病的发生机制和类型,如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
四、影像学检查
1. 心电图:心电图诊断肺心病的病理基础是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室肥厚。但在早期或缓解期,心电图可能表现正常。只有当右心室明显肥厚时,心电图上才会有改变。心电图在肺心病诊断中的阳性率约为30%。
2. 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等,可以显示肺部疾病和心脏结构的改变,有助于肺心病的诊断。
对于肺心病的诊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具有实用诊断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对肺心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肺心病是一种易变性的病症,其病程在急性发作期会由于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及其他显著变化。当诱因被消除,病情得到缓解后,心律失常便会自行消失。在心电图表现上,肺心病有着独特的特点。
P波高尖,顶角大于70,平均电轴≥90°,振幅≥2mm,这些都是右房增大的表现。电轴右偏,aVR呈QR型(R/Q≥1),右胸导联R型(V1R/S>1),左胸导联呈rS型(V5R/S<1),显示出重度顺钟向转位以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这些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为肺心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心向量图是一种更为敏感的诊断工具,其阳性率可达80%-95%,相比心电图的38%阳性率更具诊断价值。心向量图能够准确地记录心脏激动各阶段瞬时综合向量的方向、大小和运动程序,反映心脏除极和复极过程中的质和量的变化。它对于了解左右心室电压和电位的改变,以及早期发现右室肥大具有独特的价值。
超声心动图在肺心病的诊断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肺心病的早期病理改变是肺动脉扩张,右室流出道增大,这些改变在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心电图也不易显示,但超声心动图能够直接探测到。其阳性率较高,并且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性估测肺心病的新方法,可以直接反应肺血流情况,比心电图、X线胸片、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肺阻抗血流图更为直接。
在X线检查方面,肺心病X线检查可以显示肺部原发病的特征以及心脏形态、肺血管的改变。胸部病变的X线改变多源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扭曲、变形或有间质纤维化。肺血管的X线改变则表现为右下肺动脉扩张,心脏X线改变则可能表现为心尖上翘或圆凸。
肺心病是一种复杂的病症,其诊断需要结合多种诊断手段。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检查都是诊断肺心病的重要工具,它们能够提供关于肺部原发病、心脏形态和肺血管状态的重要信息,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