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饮食呢?
如何平衡热量摄入与基本营养素的供应,一直是营养学界的热议话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主任苏宜香教授给出了如下专业建议:
控制高脂类食物的摄入是关键。这类食物包括动物性肉类、油炸食物以及西式快餐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减少这些食品的摄入量,以避免过多的热量摄入。
对于谷类食品的摄入,我们要控制而不是完全不吃。谷类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为我们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以及B族维生素等。尤其是肥胖人群,晚餐时应尽量减少谷类食品的摄入,因为晚餐后人活动较少,过量的能量容易转化为脂肪。
第三,要减少精糖的摄入。精糖易于代谢,如果在体内不能完全消化,就很容易转化为脂肪。我们应该养成低糖饮食的习惯。
第四,晚餐后尽量避免吃零食,尤其是花生、果仁类等食品。如果非常喜欢,可以选择在早上食用。因为果仁类食品富含蛋白质,能给我们带来饱腹感。
第五,坚决不吃夜宵。如果晚上感觉饿,可以选择吃飞过水的青菜,它既能为我们提供维生素、纤维素等,又含有极低的能量和脂肪,非常适合肥胖人群。晚上还可以吃一些魔芋食品,如猪腰、粉丝、粉条等几乎不含热量的食品。
在谈及日常饮食时,苏教授建议早餐应摄入低脂、脱脂的奶类,也可以适量食用奶酪或谷类,以及半个鸡蛋。午餐时,可以适当吃些肉类,鱼类为佳,以150克为宜。然后可以摄入250克青菜,吃些瓜茄,但需注意避免过多的油煎炸或煮。
遵循苏教授的这些建议,我们既能在减少热量摄入的又能确保基本营养素的供应,为身体提供均衡的营养支持。这对于保持健康、预防肥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实习编辑:朱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