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饮用水真的需要看酸碱度吗?
最近,朋友圈又被新的健康小贴士刷屏了。这些小贴士主要围绕着饮用水的酸碱性质展开,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检测经历,用PH试剂溴百里酚蓝对各种饮用水进行检测后,发现颜色各异。于是,一种说法流传开来:“酸性体质易患病患癌,碱性体质的人长寿,多喝碱性水有益健康!”
这些看似科学的说法真的靠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饮用水酸碱的谜团。
我们要明确一点,人体真的有酸碱体质之分吗?实际上,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是一个被炒作的伪概念。虽然人体内确实存在酸性或碱性的物质,但人体的酸碱平衡能力非常强大,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将体内的PH值一直控制在7.357.45之间的稳定范围内。
简单用酸碱性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是不科学的。商家提出的酸性体质概念,往往是为了推销保健品,并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
那么,喝水就能让人体的酸碱改变吗?这也是一个不准确的结论。人体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不能通过简单地喝碱性水就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饮用水在通过口腔进入胃的过程中,胃酸会中和食物中的酸碱物质。即使市面上pH值最高的碱性饮用水也不过是微碱性,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
即使我们面对这样的解释,还是有很多人会产生疑问:那么我是不是应该少吃酸性物质、少喝酸性水呢?其实,这些担忧是多余的。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pH值在6.5-8.5之间,无论是酸性水还是碱性水,都可以放心饮用。简单通过pH值来判断一款饮用水是否有利于健康是非常草率的。
在此,我想提醒大家,面对朋友圈中的健康小贴士,一定要多思考、不信谣、不传谣。不要被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所误导,保持理性思考,关注科学、合理的健康知识。毕竟,我们的身体健康需要建立在科学、真实、可靠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