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好心妈妈扼杀宝宝创造力
人生短暂,百载光阴,母亲却总是怀着千岁的忧虑,为孩子担忧操劳。即便是孩子安静入睡,母亲的心也始终牵挂着,仿佛捧着一颗易碎的明珠,害怕跌落,害怕融化。过度的保护和干涉,有时却像无形的束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失去了的机会。
让我们从下面这位母亲的经历中一竟。
好心妈妈误解孩子的创意想象
小欣抬头仰望星空,眼中星光闪烁,她兴奋地指着夜空对妈妈说:“妈妈妈妈,天上有好多饼干啊!”妈妈却紧张地纠正她:“宝宝,那是星星,不是饼干。”妈妈认为这只是宝宝想吃饼干的小伎俩。但小欣的内心却疑惑不解:“明明就是星星嘛,五颗星形状的就像我昨天吃的饼干一样。”妈妈无法理解孩子的世界,扼杀了孩子对世界的独特想象和创造力。
对于孩子来说,星星和饼干都是他们认知世界的符号和象征。他们注重局部相似性,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是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此时家长应引导孩子分享他们的创意想象,鼓励他们世界,而不是简单地否定他们。可以通过讲述星星和饼干的差异来鼓励孩子和学习。给孩子饼干作为鼓励,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喜悦。
好心妈妈限制了宝宝的实践
当孩子拿起画笔在沙发上挥洒创意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作为智慧的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劝导宝宝:“宝宝,沙发上的画作虽然美丽,但它并不适合哦。让我们一起在画布上描绘一个特别的沙发吧,完成后我们还可以一起坐在上面分享我们的创意。”这样既保护了家具,又鼓励宝宝发挥想象力,一举两得。
当夏日雷雨的交响乐奏响时,宝宝可能会害怕地躲进妈妈的怀抱。这时,妈妈可以温柔地安抚宝宝:“宝贝,不用害怕,那是雷公电母在演奏自然的乐章。来,妈妈这里是最安全的小港湾。”然后逐渐引导宝宝理解自然现象,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宝宝把打雷闪电当做一场游戏。比如:“下雨是天公在滋润大地,打雷是雷公在唤醒沉睡的世界,闪电是电母在展示她的魔法。”这样既能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明白,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来说,他们还在世界的边界,无法明确区分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宝宝,让他们多观察、多参与周围环境,去发现、创造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来引导宝宝理解自然现象、认识周围环境。比如在下雨天,我们可以和宝宝一起观察雨滴落在地面的样子,感受雨天的氛围。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宝宝的认知能力,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并融入这个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