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美国知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婚姻中的三项心理任务

育儿 2025-06-28 12:07育儿知识www.xiang120.com

全美知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华勒丝汀博士,通过对众多婚姻个案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美满婚姻与破裂婚姻之间的显著差异。她指出,美满婚姻的关键在于成功完成三项重要的“心理任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圆满的分离”与“建立婚姻的认同”。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兴奋。

华勒丝汀博士强调,成功的婚姻必须注重“依附”与“自我界定”之间的平衡。在婚姻的旅程中,夫妻二人需经历类似婴幼儿成长的“共生期”、“个体化期”,最终迈向成熟,进入“整合期”。

在共生期中,夫妻二人的情绪会完全纠缠在一起,难以分清彼此的感觉。这一阶段类似于热恋中的情侣,对方的情绪状态会深深地影响到自己。由于缺乏真正的安全感,他们希望对方的思想、意愿和情感都与自己相同。健康的爱情关系不会一直停留在共生期,否则爱情将变成一潭停滞的死水。

随着夫妻二人逐渐进入个体化期,他们开始建立较稳定的自我认同,这也是从父母那里心理分离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夫妻需要彼此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真实自我,同时也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健康的联合并不意味着双方失去自己的性向、能力与喜好,而是允许两人在互敬互爱的原则下保有自我认同,发展个人天赋,共同建立所谓的“婚姻认同”。

孔子曾言“三十而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十分贴切。人在三十岁左右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较为准确的了解,这时夫妻间的联合基础才会更加稳固。在现代社会中,早婚的夫妻更需要心理辅导以度过婚姻危险期。

成熟的婚姻如同一盘色彩缤纷的沙拉,由各种蔬菜与调味料组成,夫妻二人在其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他们努力保护新生的爱情结晶婚姻认同,并固定拨出时间给予对方,共同面对外部压力与挑战。对他们而言,婚姻是最优先的承诺。这一阶段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双方可能会忙于改变对方,而不愿意首先改变自己,坚持让对方符合自己的期望和意愿。

为了维护婚姻的健康与和谐,夫妻需要学会在“依附”与“自我界定”之间寻求平衡,注重完成华勒丝汀博士所提出的三项“心理任务”。只有这样,他们的婚姻才能像一棵参天大树一样,根深叶茂,经受住风雨的洗礼,茁壮成长。在婚姻的世界里,共生并非完全的理想状态。当夫妻停留在共生状态,未能完成心理成长的任务时,他们可能会陷入一种强迫对方改变的循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比如,丈夫可能要求妻子先顺服他,他才会表达爱;妻子也可能坚持要先得到丈夫的爱,才会愿意顺服。双方在这种坚持己见、互不相让的拉锯战中,渐渐步入敌对共生的状态,破坏了夫妻间宝贵的联合。这种状态下,双方都感觉被束缚,缺乏自由。

真正的婚姻关系应当是夫妻双方成为一体,但这并非简单的结合,而是在完成离开父母、清除心理情结后的自然结果。当个体能够真正离开父母,放下心中的心理按钮时,他们更能接纳对方,而不是强迫对方改变。在这样的状态下,夫妻之间才能有更深的联合。

相互尊重与接纳是婚姻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当夫妻都愿意放弃以高压手段改变对方时,他们的关系会更加和谐。许多感情深厚的老夫老妻经过长期的相处,无需刻意改变对方,却会越发相似,这就是因为他们逐渐接近了“成为一体”的理想状态。

成熟的爱包含尊重、自由,是为对方提供所需的情感支持和心理空间。如果夫妻过于依赖彼此,缺乏个人空间,那么关系可能会陷入一种窒息的状态。只注重心理依附而忽视自我界定的爱是不平衡的。真正的爱是帮助而非束缚,是让双方都活得更自由、更丰富。

健康的婚姻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允许各自有成长的天地,也让彼此有足够的时间分享生活中的领悟与体验。不同的婚姻有不同的需求,交接的面积也会随之变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夫妻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相处方式,以满足彼此的需求。

在婚姻的成长过程中,“离”、“合”、“一”是三个主要的心理任务。许多婚姻悲剧都是因为忽视了这些任务的完成顺序。有些夫妻在还未完成“离”的任务时就急于“合”,甚至直接追求“一”的状态,导致婚姻出现裂痕。

婚姻是一个精彩绝伦的奥秘,每一段婚姻都是独特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从甜蜜的共生到养育子女、面对空巢期,每个阶段的夫妻关系都需要调整。要想持续满足对方的需求并共同克服挑战,夫妻需要不断努力,完成每个阶段的“离”、“合”、“一”任务。这样,他们才能为下一阶段的更深的“离”、“合”、“一”奠定基础。婚姻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和付出。

上一篇:健康支招:多吃芹菜或可预防高血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