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解读:青少年慢性丙型肝炎的挑战与防治》
慢性丙型肝炎,一种危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的疾病,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尤其在我国,新发丙肝人数逐年上升,青少年群体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那么,青少年丙肝究竟从何而来?又该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呢?让我们跟随专家,深入了解这一公共卫生问题。
专家指出,丙肝,简称慢丙,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发的传染病。而这一传染病之所以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源于其抗体阳性率在我国的持续上升。据统计,我国人口基数大,丙肝抗体阳性率也相对较高,这意味着丙肝在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而除了中国,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丙肝抗体阳性的人群,丙肝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那么,丙肝究竟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呢?主任详细解释道,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部分急性丙肝患者会转为慢性,而慢性丙肝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晚期肝病甚至肝癌。这就是所谓的丙肝“三部曲”。更令人担忧的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进展为肝硬化的比例相当高,这无疑为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
那么,丙肝是如何传播感染的呢?主任强调,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传统的传播途径包括输血、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而当前,针刺感染、医源性感染、性检查、纹身、等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对此,我们在就医时必须选择正规医院,避免去不正规的医疗机构或美容院。对于儿童等相对易感人群,减少接触患者也是避免感染的关键。
如果怀疑感染了丙肝,我们该如何判断呢?专家建议,需要做丙肝抗体和丙肝病毒定量的检查。而针对丙肝的症状,主任表示,由于HCV感染发病较为隐匿,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这给早期诊癔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大多数急性HCV感染者会出现如乏力、厌食、黄疸等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丙肝的传播途径多样,危害严重。对于青少年这一群体来说,了解丙肝、预防丙肝、及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对此保持警惕,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就医,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一定要关注丙肝病毒的检测,因为现在的检测阈值极低,试验灵敏度极高。一旦查出丙肝抗体阳性,丙肝病毒阳性,那就明确需要接受治疗。如果丙肝抗体阳性而丙肝病毒阴性,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通过肝功能检查及肝胆脾的B超全面评估肝脏现状。
在青少年感染丙肝的问题时,我们要明确一点:青少年感染了丙肝,其治愈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关键就在于及时地发现并接受治疗。治疗丙肝的基本原则在于,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只要丙肝病毒阳性,就需要接受治疗。这是因为丙肝病毒的转阴率与肝功能状况无关。这与慢性乙肝有所不同,慢性乙肝在肝功能正常、病情不活动的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对于丙肝的诊治,我们需要更加谨慎,注意鉴别。
对于丙肝的常规治疗方法,专家们普遍认同的是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这种组合疗法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主任们强调了在接受治疗前的病情评估的重要性。肝病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普通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还是已发展到自身不知情的肝硬化阶段,都影响着治疗方案的制定。青少年感染丙肝后,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去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然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家庭、对未来的负责。
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深入了解丙肝,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