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整形 >>

听听艾滋病志愿者的故事

整形 2025-06-29 06:39微整形www.xiang120.com

那天,初夏的微风轻抚着广州的大街小巷,我正好有空闲的时间,于是决定去麦当劳等待我的好友简单。时间定格在5月26日的下午三点,地点是广医一院对面的那家麦当劳。

在餐厅的一个角落,我看到了简单领着一个小女孩从楼梯上走下来。这个小女孩穿着粉红色的裙子,活泼可爱。简单向我介绍:“这是某幼儿园的园园,这几天我们带她出来玩。”我们三人坐下后,开始了闲聊。简单总是谦虚地说:“我没做过多少事情,真没什么好说的。”而园园则趁我们不注意时,偷偷多吃几根薯条或拿起一个果派。

我与简单已经有过几次接触,知道她经常与艾滋病感染者接触、吃饭、聊天,还常常去医院探望他们。虽然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相比于电视上的那些大张旗鼓的爱心大使们显得微不足道,但每一个小片段都如她的网名“简单”一样,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回想起与简单的第一次会面,那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成为了“爱之关怀”的志愿者。当时我在“爱之关怀”网站上看到关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故事,知道他们抵抗力较弱,容易得各种皮肤病。我深知自己也许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联系了办公室的领导Thomas。第一次走进“爱之关怀”办公室时,我内心充满了不安,关于艾滋病的恐惧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但Thomas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健康、温和,让我心中的疑虑瞬间消失。

后来,“爱之关怀”办公室的志愿者们开始与阿军接触。阿军是一位孤儿,性格有些另类。当他得知自己HIV阳性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想过自杀。我和其他志愿者常常开导他,告诉他艾滋病并非不治之症。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阿军逐渐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状态,成为了“爱之关怀”的一员。我们也曾有过矛盾,但我们都坦诚地面对彼此的感受和担忧,最终和好如初。

去年10月,阿军的病情严重,过敏反应强烈,我们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那段时间,我看着他在生死线上挣扎,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好在最后他挺过来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厨房中,姐姐正在洗涤餐具,我悄悄走近她,带着一丝好奇询问:“你害怕吗?”她瞟了我一眼,语气坚定地说:“有什么好害怕的?”只有我的丈夫后来心存疑虑,我耐心地为他科普:“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染HIV。”他才释然地笑了。

相较于家人的平静,一位男性朋友的反应却让人忍俊不禁。虽然他知晓我是志愿者,却未曾近距离接触过感染者或病人,对艾滋病了解有限。一次,我们偶遇,我事先告知了他关于阿军的情况,他见面时却热情洋溢地拥抱了阿军,如同欢迎远方来客。我笑着调侃他:“至于这么热情吗?”他回应说,他觉得阿军经历不易,应该给予更多支持。尽管媒体常提“歧视”,但我与身边的朋友艾滋病时,他们并未表现出多少歧视或反感,更多的是因为不了解而提出疑问。当我分享志愿经历时,他们甚至因此增强了防护意识,意识到这个病并非遥不可及的陌生人之事。远在故乡的好友还对我充满羡慕,称我生活充实有意义。

我也曾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小女人,工作看似令人羡慕,但内心总觉得空虚。经常出入医院,目睹的阴暗与愁苦让我意识到生活的意义远非金钱所能衡量。成为志愿者后,我的内心逐渐发生变化。有人疑惑我为何要“多管闲事”,与不相干的人打交道。但我认为,有些收获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例如Thomas,他不仅勇敢面对病毒,还创立了“爱之关怀”机构,帮助无数感染者。与他这样的人在一起,我逐渐感受到心境的开阔。看到像他这样的病人为他人奔波,我深受感染,觉得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如福建有位妇女,因生产输血感染HIV,遭遇家庭冷漠甚至排斥。她无助之际,我为她介绍了病友,让她们互相扶持。我曾问她是否怨恨丈夫,她表示只恨自己得病,理解并原谅丈夫的态度。在广州市某医院艾滋专科里,我也遇到过年轻女性,她们的丈夫因感染HIV进而传染给她们。其中一位妻子不离不弃地照顾住院的丈夫,另一位的妻子更关心戒毒所中的丈夫是否安好。这些故事让我为这些女性的坚韧、善良和宽容而感动。

采访过程中,我接到阿军的电话,得知园园的情况。这个四岁的孤儿在体检中被查出HIV阳性,平时孤僻。志愿者们努力帮助她请假,带她出来放松。“爱之关怀”的关怀让这个小女孩露出了浅浅的酒窝。简单的丈夫也打来电话,约定晚餐地点,带园园回家体验三口之家的温馨。夕阳下,园园的新裙子显得格外柔和……这些细微之处展现了人间的温暖与关怀。

(责任编辑:叶惠玲)

上一篇:为何今年支原体肺炎显得格外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