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3岁球员吉去世,这种癌症已经盯上年轻人
震惊!篮球名将吉因肺癌离世,年仅33岁
12月5日,北京首钢队前队长、三夺CBA总冠军的功臣吉因肺癌离世,年仅33岁。这一消息让众多球迷惊愕不已。
去年八月,吉在确认罹患肺癌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美国治疗。在进行抗癌靶向治疗的过程中,吉的身体出现了耐药性,使得治疗效果不佳。之后,他回到国内,尝试通过中医等其他疗法缓解病情,但一切努力都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肺癌,这个恶魔般的疾病,正在不断侵蚀年轻人的身体。近年来,肺癌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年轻人被这个无形的杀手夺走了未来和希望。国内最小的肺癌患者只有两岁,许多10多岁的青少年也未能幸免。在我国,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岁,远远年轻于西方的70岁。
在肺癌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30岁以后,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中36-40岁的群体发病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中晚期肺癌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老年人群,而早期肺癌在年轻人群中则较少发现。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中的肺癌容易被误诊,因此建议高危人群尽早进行肺癌筛查。
肺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肺癌、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氡气暴露史、职业暴露史、恶性肿瘤病史、家族遗传史等。
那么,哪些症状可能是肺癌的征兆呢?咳嗽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约有5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会出现咳嗽症状。咯血、呼吸困难、发热和喘鸣也可能是肺癌的症状。
为什么肺癌会盯上年轻人呢?吸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青年男性肺癌的发生与吸烟有着直接的关系。吸烟超过20年的男性,其肺癌发病风险增加了5倍。二手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在中国,目前有7.4亿人暴露在二手烟的烟雾中。非吸烟者因工作环境被动吸烟的肺癌发病危险也会增加。我们应该远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让我们共同呼吁,远离,预防肺癌,让健康的未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也要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癌,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肺癌年轻化的背后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在现今社会,肺癌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除了的侵害,背后还隐藏着更多复杂的因素。
某些高危职业与年轻人的肺癌发病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棉、石英粉尘、镍、砷、铬等这些听起来陌生的物质,却是实实在在的致癌物质。长期暴露在这些高危粉尘环境下,肺部吸入大量有害物质,沉积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侵蚀肺部健康细胞,最终导致肺癌的发生。二氯、矿物油、二氯甲醚等也是职业环境中的潜在杀手。
除了职业因素,肺癌家族史也是年轻肺癌患者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肺癌,那么46岁以下的年轻人群患肺癌的危险会增加三倍。这其中,家庭成员的吸烟行为可能是导致子女更容易养成吸烟习惯的诱因之一。机体对致癌物代谢、基因组不稳定、DNA修复及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的基因多态也可能是肺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面对肺癌年轻化的严峻形势,我们该怎么办?肺癌早期难以察觉,一旦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建议长期吸烟、从事粉尘工作、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低剂量胸部CT检查能有效筛查出早期肺癌,即使是小于4毫米的结节也能够被发现。
我们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公共场所,应严格遵守控烟条例,对于身边的违法行为应予以监督和举报。在雾霾天气,要记得关好门窗,出门带好口罩。身体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不可拖延。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预防肺癌的关键,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上内容仅由湘120健康网独家发布,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