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深入解读与应对之道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主要影响男性的健康,约占患者总数的75%。在慢性病患者中,由瓣叶损害引起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为常见,占全部患者的三分之二。对于这一疾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与治疗方法。
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成因
1. 风心病:约三分之二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由风心病引起的。风心病导致瓣叶纤维化、增厚和缩短,影响舒张期瓣叶边缘的对合。这种情况下,单纯主动脉关闭不全较为少见,常伴随瓣膜交界处的融合和不同程度的狭窄,同时可能合并二尖瓣损害。
2. 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赘生物可能导致瓣叶破损或穿孔,即使感染已被控制,瓣叶纤维化和挛缩仍可能继续。根据损害进展的速度,可能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关闭不全。
3. 先天性畸形:占临床单纯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四分之一。可能是由于一叶边缘有缺口或冗长的一叶脱垂入左心室引起的。成人期可能由于进行性瓣叶纤维化挛缩或继发于其他因素导致关闭不全。
4. 其他原因:如主动脉瓣黏液样变性、梅毒性主动脉炎等也可能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策略
1. 内科治疗: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特别是转化酶抑制剂,有助于防止心功能的恶化。对于无症状但主动脉瓣返流严重且左心室扩大明显的患者,也应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和感染。对于如梅毒性主动脉炎等特定病因,应给予特定疗程的治疗。
2. 手术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要手段,应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前施行。对于无明显症状、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密切随访,至少每六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一次。一旦出现症状或左心室功能不全或心脏明显增大时即应进行手术治疗。瓣膜修复术和人工瓣膜置换术是手术治疗的两种主要方式。瓣膜修复术通常适用于特定情况,如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赘生物或穿孔等。而人工瓣膜置换术则适用于风湿性和大多数其他病因引起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心脏疾病,了解其原因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综合应用,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恢复健康。手术的风险与后期的生存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处的阶段以及手术实施时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对于那些心脏明显扩张、长期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手术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其手术死亡率大约达到惊人的10%,并且后期的死亡率每年约为5%。尽管面临这样的挑战,但由于药物治疗的预后效果往往不佳,因此即使在左心功能衰竭的情况下,手术治疗仍被视作一种必要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深入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策略。这种病症的急性形式会迅速导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和低血压,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如不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危及生命。除了积极的内科治疗外,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在手术前,为了稳定患者的心功能和血压,医生会采取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其中,通过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可以帮助心脏更好地泵血,维持血液循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可以帮助扩张血管,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命健康。
手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过程充满挑战,但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医生们会全力以赴。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策略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是无比重要的。一起面对这个挑战,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