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也有真假性 如何分辨它
什么是假性失眠?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呢?
我们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将每天睡眠时间低于6~7小时就定义为失眠是不准确的。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睡眠的需求会逐渐减少。例如,学龄儿童通常需要每天10~12小时的睡眠,青少年需要8~9小时,成年人需要7~8小时,而老年人只需要6~7小时就已足够。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也存在个体差异。我们绝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睡眠时间少于大多数人的平均时间就将其定义为失眠。
我们必须认识到将正常范围内的睡眠变化视为失眠是一种误解。例如,老年人相较于年轻时,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深度变浅、夜间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加以及早晨醒得较早等都是正常现象。同样,由于外界环境和精神刺激引起的暂时失眠也是人体的正常反应,一段时间后便会恢复正常,这也不能被视为失眠。
假性失眠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感觉上的误区。许多人会觉得自己总是处于失眠状态,但实际上他们可能睡得很好。比如一些人睡眠过程中心理活动较多,却总觉得自己经常醒在床上。还有一些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相对较短,但白天有睡觉的习惯,因此每日总的睡眠时间并不短,这也是假性失眠的一种表现。
我们需要警惕失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虽然上面所提到的一些疾病可能不一定由失眠直接引起,但可以确定的是,失眠无疑会加大患上这些疾病的可能性。对于长期失眠的情况,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必要时,应该接受专业、系统的治疗或咨询心理医生,以尽快恢复健康的睡眠模式,降低失眠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失眠不仅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还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正确认识假性失眠,了解自身的睡眠状况和需求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关注睡眠健康,享受美好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