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预防乙肝的可行方法
当前全球肝炎疫情严峻,尤其乙肝发病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全球感染人数已达20亿,而我国约有6亿至8亿人感染,其中发病人数达3.5亿。乙肝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肝炎有多种类型,其中乙型肝炎最为人们所熟知。它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高发病率。乙肝无明显的季节性,男女均可感染,且与各年龄阶段都有关联。更难的是,感染者可能长时间无症状,成为病毒携带者,一旦抵抗力下降,便可能引发急性发作,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面对乙肝的威胁,全民了解和预防变得至关重要。目前,预防乙肝主要有两种有效方法:
首先是接种乙肝疫苗。该疫苗通过灭活乙肝病毒外壳糖蛋白制成,自1981年问世以来,已为数亿人接种,证明其安全有效。疫苗需在体内产生抗体才能起到预防作用,因此需接种三次。但接种后并非一劳永逸,需定期检查抗体滴度,若低于保护阈值,需及时补种。
其次是日常预防措施。经常与乙肝病人接触的人要特别注意消毒和卫生。病人的餐具、茶杯等可用特定溶液煮沸或浸泡消毒。住处可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接触病人的部位可用过氧乙酸溶液擦拭。健康人的手若接触病人血液或粪便后,应立即在特定溶液中清洗,再肥皂和流动水冲洗干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生活习惯也非常必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乙肝感染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大多处于婚孕期,乙肝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一道屏障。虽然乙肝携带者可以结婚和过正常的性生活,但应注意性生活卫生,防止将病毒传染给伴侣。乙肝者的血液、唾液、精液等都含有大量病毒,因此生活密切接触和性接触是乙肝传播的途径之一。
当面对生活中的乙肝问题时,理解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尤其在家庭生活中,若配偶具有抗-HBs阳性,那么你们便能够像普通人一样享受亲密的性生活。但如果双方均为阴性,则应积极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必要的抗体。在未注射疫苗之前,夫妻在性生活时采用安全措施是必要的。
那么,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能否怀孕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如何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呢?好消息是,自上世纪70-80年代起,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我国自80年代起也已经开始应用这一方法,为乙肝母亲带来了生育的希望。临床研究显示,从怀孕20周起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新生儿出生时均未检出阳性。这是因为怀孕2
个月后胎盘开始主动向胎儿输送IgG抗体。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在怀孕期间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对胎儿提供有效的保护。对于已经怀孕且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检测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加倍剂量注射乙肝疫苗,并在一个月和六个月后进行加强注射。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同时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佳。但需要注意,乙肝妇女一旦生育后应避免母乳喂养,以防止乙肝病毒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
除了母婴传播外,乙肝病毒也可以通过父婴传播。研究表明,患有乙肝的男性精子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DNA。尽管母亲无肝炎,但在胚胎形成过程中,乙肝病毒仍可能在受精卵中增殖,导致子代成为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新婚夫妇婚前应进行乙肝检查,无论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乙肝都应积极治疗。待病情治愈无传染或稳定后方可结婚生子。如果病情稳定但仍需结婚,可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婴儿除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外,还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一个月分别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加强保护。
乙型肝炎虽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它是可防可治的。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应到专业肝病医院或市县级以上医院接受治疗。不要盲目寻求不科学的疗法或小广告中的偏方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对于乙肝抗原阳性者,不应受到歧视。只要没有自觉症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他们应该和普通人一样享受快乐幸福的生活。乙肝抗原阳性者也不应背负思想包袱,只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适当休息和增强体质,便可以拥有幸福的家庭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