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复发烧有四个诱因 家有宝贝看过来
亲爱的家长们,你是否曾在宝宝发烧时手忙脚乱,急忙给予退烧药?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今天,让我们一起宝宝发烧时家长常犯的错误以及正确应对之道。
一、面对宝宝不明原因的发热,家长们不必过于惊慌。这种发热可能是由于各种尚不明确的原因引起的,主要特点为持续三周以上,体温在38度5以上。面对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宝宝的病史,并进行各种常规的实验检查。
二、非感染性发热也是宝宝常见的发热原因之一。这种发烧并不是由传染病或致病物质、炎症引起的,而是由于人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产热过快、散热过差。
三、中枢性发热是引起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疗时,除了要注意高节中枢神经异常引起的发热,还要留意是否由其他感染源引起。全面检查感染原因是关键。
四、对于持续性发热,家长们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如果宝宝反复发热,且体温等级不同,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就医。
那么,如何及早发现宝宝发热呢?家长们可以通过摸、看、测三种方式来判断。平时可以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了解宝宝的正常体温。当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食欲不佳时,很可能是发热了。使用体温计测量是最准确的方法。
在宝宝发烧的过程中,家长们的一些行为也是错误的。不能用肉汤来给宝宝补充营养。高烧会导致消化酶活性的降低,影响消化功能。此时食用油腻食物不仅无法吸收,还会引发或加重身体的缺水状况。家长们也不能认为烧退就代表病愈。发烧只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烧退并不代表疾病痊愈。只有真正解决病因,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希望家长们能够了解宝宝发烧的正确护理知识,避免在宝宝生病时采取错误的做法。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吧!三、不要一见体温上升就惊慌失措宝宝体温高不一定是病症
宝宝的体温常常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所以不必一见到宝宝体温上升就惊慌失措。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偶尔的体温上升其实是身体的正常反应,并非都是病症的表现。
当宝宝真的生病发烧时,我们作为家长,更应该冷静应对,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帮助宝宝降低体温。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浴
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温水浴,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将宝宝放入32℃~36℃的温水中,通过刺激宝宝的皮肤、扩张汗腺,帮助其迅速有效地降低体温。一般情况下,每次温水浴的时间为5-10分钟。
2.酒精擦浴
使用浓度为30%左右的酒精进行擦浴也是一种有效的降温方法。用毛巾或手帕蘸取配好的酒精溶液,从宝宝的一侧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沿臂部外擦至手背。然后,从腋下沿上臂内侧向下擦至手掌心。擦完一侧后,以同样的方法擦另一侧。擦下肢时,从大腿外侧至足背,再沿腹股沟至大腿内侧擦到脚心。擦拭腑下、掌心、腹股沟和脚心时,应稍用力,直至皮肤发红为止。这样,随着酒精的蒸发,宝宝的体温很快就会下降。
3.冰袋降温
将冰块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块,放入盆中,用水冲一下,溶去棱角,然后装入热水袋,再加适量冷水,充填冰块间隙,挤出空气,外裹毛巾。将冰袋放在宝宝的前额、两侧颈部,这样可以迅速降低头部温度。冰袋也可以放在宝宝的腋窝、腹股沟处,以达到迅速散热降温的目的。
面对宝宝的体温上升,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除了上述的物理降温方法外,如果宝宝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