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性 >>

退烧药到底是否可以交替使用?

两性 2025-06-27 22:01两性健康www.xiang120.com

之旅启程:孩子真的会因发烧“烧坏”吗?一篇儿科专家的剖析即将为我们揭晓答案。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关于孩子的退烧药使用问题,对于我们身为家长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话题。那么,就让我们跟随儿科蜡笔小新的指引,一同真相吧。

焦点聚焦:退热药能否交替或联合使用?这是一个备受家长和儿科医生关注的问题。在各大医院,交替使用退热药已成为常态。许多医生和家长对此持认同态度,但在医学界仍存在争议。国外研究表明,许多国家的儿科医生推荐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以达到良好的退热效果。而在我国,由于家长们对发烧的恐慌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这种交替使用的情况可能更为普遍。

热议话题一:“退烧药”能否交替或联用?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从药理学角度论证,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且不会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他们表示,在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的情况下,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可以取得更好的退热效果。反对者则指出,单独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而交替使用目前缺乏共识,可能会导致剂量或时间间隔等错误,增加用药风险。虽然交替使用可以帮助更好地降低体温,但并不能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孩子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一文中指出:“退烧药”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体温正常,而是为了缓解孩子的不适。交替使用或联用的目的并未达到我们原本使用退烧药的期望。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不推荐为了维持体温而联用两种退热药,但如果为了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考虑联用或交替使用NSAIDs是可以的。

热议话题二:热性惊厥的患儿是否可以联用或交替使用“退热药”?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是否一定发生在高热状态?热性惊厥的诊断主要围绕年龄、发热、惊厥发作三要素。对于这类患儿,是否应该联用或交替使用退烧药呢?这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关于热性惊厥:理解与重新定义

当今被广大专家学者广泛接受并沿用的是1980年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定义,热性惊厥是一种与发热相关的病症,主要影响3个月至5岁之间的儿童。它表现为突发惊厥,但与颅内感染或其他已知疾病引起的惊厥不同。对于那些曾经发生过无热惊厥,在发热时出现的惊厥,不应归类为热性惊厥。

我们常有一个误区:热性惊厥是否一定发生在高热状态下?过去,人们常称之为“高热惊厥”,但随着大量的临床试验和文献研究,我们发现热性惊厥与发热有关,但并非所有高热都会导致惊厥。我们称之为“热性惊厥”,强调其与发热的相关性,而非必须达到高热状态。

尽管大多数热性惊厥确实发生在高热状态下,但NIH和ILAE(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定义并没有强调只有在高热时才可能出现惊厥。实际上,热性惊厥可能在体温的上升期或下降期出现,甚至在体温并未达到高峰时就已经发生。早年,国内的小儿学术会议和NIH将发病体温定为38.5℃,并称之为“高热惊厥”。流行病学调查并未发现惊厥与体温高低之间的直接关联。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更为准确的热性惊厥定义,不再使用“高热惊厥”这一表述。

那么,对于热性惊厥的患儿来说,“退热药”是否有效呢?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询证指南(标准版)》指出,“解热镇痛药并不能有效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对于1-4岁的热性惊厥儿童,使用布洛芬与安慰剂在预防惊厥复发上并无显著差异。同样,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试验也得出相同结论。

过去,一旦确诊热性惊厥就可以考虑使用抗惊厥药物。但现在的研究表明,长期口服某些药物如苯、丙戊酸及扑痫酮虽然能有效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但从风险和获益的角度来看,对于单纯型热性惊厥的患儿并不推荐常规使用。这是因为长期用药可能带来副作用、患儿依从性困难,并且缺乏足够的数据证明其能有效降低复发和转化为癫痫的风险。对于某些频繁发作的患儿或难以应对的家长,可以考虑间歇用药。但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关注急性期的治疗,更要积极寻找病因,密切随访。对于抗惊厥药物和热性惊厥的预防都需要谨慎处理,更不用说NSAIDs药物了。

以上内容独家授权湘120健康网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上一篇:小秘籍帮你提高相亲成功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