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忽略的肾脏病症状
关于肾脏健康,常常存在诸多误解和忽视的症状。许多患者因腰痛而误挂肾内科门诊,实际上大部分肾脏疾病并不引发腰痛。那么,哪些症状提示肾脏可能出现问题,哪些症状又被我们常常忽视呢?
肾内科疾病常见症状解读:
1. 水肿:肾脏疾病导致钠水潴留,常见部位如眼睑、面部及下肢出现水肿。尤其是早期水肿,常常表现为眼皮肿胀,穿鞋发紧等。严重时,胫骨前会出现指凹性水肿,这时体内已经多余2.5公斤水。除肾脏疾病外,心衰、肝硬化等疾病也会出现水肿,需进行检查鉴别。
2. 蛋白尿:肾病早期,尿中少量蛋白往往无明显不适,常在体检时发现。大量蛋白尿时,尿中会出现泡沫,类似于啤酒花。无论何种情况,出现泡沫尿都需尽早就诊。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早期确切证据。
3. 血尿:肉眼血尿较为严重,像洗肉水或鲜血,容易引人注意。而更多情况下,血尿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即“镜下血尿”。通过相差显微镜检查,可以区分血尿来源是肾脏还是肾外。肾性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而肾外血尿则可能与尿路结石、感染、肿瘤等有关。
4. 血肌酐增高:这是肾功能异常的标志,轻度肾损伤时血肌酐可能在正常水平。但一旦血肌酐升高,说明肾功能已受损到一定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血肌酐正常并不代肾脏健康。
5. 尿量改变: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500ml。尿量过少或过多都可能提示肾脏问题。
6. 尿频、尿急、尿痛:这是尿路感染的典型表现。仅有这些症状可能是膀胱炎或尿道炎;若合并寒战、发热、头痛等,则可能是肾盂肾炎。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可能无明显尿路刺激征,需特别注意。
易被忽略的肾脏病症状:
1. 高血压:60%的肾小球肾炎和90%慢性肾衰竭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尽管高血压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但许多肾性高血压常被误认为普通高血压而忽视。青少年出现的高血压,以及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一定要检查是否患有肾脏病。
2. 夜尿增多:正常成人夜间一般不排尿,如果习惯性起夜多次且夜间尿量大于总尿量的1/3,即为夜尿增多。夜尿增多可能是慢性肾小管损伤的表现,如高血压性肾脏病、药源性肾脏病等。前列腺增生也会出现夜尿增多,但日间尿量也多,可通过相应检查进行鉴别。
3. 贫血:慢性肾脏病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发肾性贫血。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后就会出现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等。这些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的衰老症状而忽视肾脏病的存在。
肾脏健康需要我们密切关注。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疲劳、食欲减退、腰背酸痛等也可能是肾脏问题的表现。若出现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肾病引发贫血与骨质疏松,早期检测肾功能至关重要
在身体机能逐渐减退的岁月里,肾脏与我们身体的许多重要机能紧密相连。一旦肾功能受损,一系列健康问题便悄然袭来。贫血和骨质疏松便是其中的两大警示信号。值得注意的是,贫血的严重程度往往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保持惊人的一致。
对于成年男性,尤其是没有出现慢性失血、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以及营养吸收障碍的贫血状况,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这时检查肾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肾脏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旦其功能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肾脏具有活化维生素D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后,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便随之而来。这不仅导致钙的吸收出现障碍,而且钙的丢失也会增多。由此产生的后果便是缺钙、高磷以及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问题。很少有人能将骨质疏松与肾脏病联系在一起。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反复出现骨折,除了考虑年龄因素外,我们还应该想到这可能是肾功能问题的信号。一些老年人经历了多次病理性骨折后,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早已肾功能衰竭。对于老年人严重的骨质疏松或不明原因的骨折,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肾功能的问题。
在这一连串的健康警报背后,早期检测肾功能至关重要。只有及时发现并治疗肾功能问题,才能有效避免更多健康隐患的出现。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肾脏健康,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确保我们的身体机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