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西医的治疗方法
慢性疾病的成因纷繁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因此治疗过程往往较为棘手。在西医的治疗体系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病因
对于每一位患者,我们都竭力追寻其症状发作的根源,并努力避免这些诱因。这需要我们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他们是否有家族发病现象、特应性皮炎史等,还要了解患者是否有急慢性感染史、用药史以及生活习惯和环境变化等。我们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甚至还包括冰块试验、乙酰试验、血清IgE测定及血清补体测定等。对于个别患者,我们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检查,如HBV-、恶性肿瘤检查等。
二、预防诱发因素
我们建议患者避免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因素。例如,对于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我们强调保暖;对于乙酰胆碱性荨麻疹患者,我们则建议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对于接触性荨麻疹患者,我们则建议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
三、抗组胺治疗
大多数患者通过抗组胺药物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少数顽固的患者,我们可能会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是治疗各型荨麻疹的优选药物。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包括扑尔敏等。我们还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安他乐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止痒效果也很好。对于顽固难治性荨麻疹,多塞平是一种有效的选择。这种三环类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忧郁和神经官能症,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抗H1和H2受体作用。
四、抑制肥大细胞颗粒释放药物
我们会选用一些能够抑制肥大细胞颗粒释放从而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如酮替芬和曲尼司特。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五、糖皮质激素
在炎症和过敏反应中,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们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溶酶体膜,阻止炎症介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从而减轻荨麻疹的症状。
六、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且病情反复时,我们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硫唑嘌呤、环酰胺、甲氨喋呤及免疫球蛋白等药物均可试用。
七、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它疗法
我们可能会采用一些特殊疗法来治疗慢性荨麻疹,如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6-氨基己酸等药物。转移因子、氨茶碱等药物也被尝试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对某些特殊情况,如因感染引发的荨麻疹,我们会根据感染情况选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寒冷性荨麻疹,我们则会选择特定的抗组胺药物并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建议患者避免骤冷影响,并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和冷水进行脱过敏治疗。
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耐心和细心,我们将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荨麻疹,治疗方法各异。对于日光性荨麻疹,除了采用抗组胺药物羟嗪和扑尔敏外,还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可以尝试服用羟喹和沙利度胺,剂量分别为每天100-200mg和25-50mg。对于那些对日光反应强烈的患者,反复照射日光或人工光源是一种治疗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照射剂量,以此来脱敏。使用遮光剂以及避免摄入光敏药物与食物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而对于胆碱能性荨麻疹,首要选择是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如玻丽玛朗。该药物可以每天服用两次,每次5mg,或在睡前服用10mg。也可根据需求增加至每天2-3次。还原型谷光甘肽通过激活水解乙酰胆碱,在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对于这种类型的荨麻疹,适当的运动限制也是必要的。还有报道指出,联合应用特非拉丁和甲磺酸波尔啶(一种抗胆碱药物)效果甚佳。
(以上内容仅授权湘120健康网独家使用,。)
在健康科普领域,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最专业的皮肤资讯。无论是对于不良白领的职场健康建议,还是春季饮食的养生之道,我们都将为您详细解读。我们也关注时尚丽颜的保养秘诀,以及育婴天地中的母婴健康。
(责任编辑:单文贤,实习编辑:柯宗兴)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心灵的滋养。让我们一同健康之美,共享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