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宝宝患了腹泻 这种情况下要紧急送医
婴儿腹泻:了解原因、判断与应对
婴儿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也会升高。这主要是由于腹泻引起的身体和体内电解质紊乱。作为家长,了解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腹泻十分重要。以下,我们将深入婴儿腹泻的六个原因以及如何判断和处理婴儿腹泻。
一、婴儿腹泻的六大原因
1. 胃肠炎:这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能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尤其在秋末冬初高发。
2. 严重腹泻伴随发烧: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发的。虽然有些感染可以自愈,但有些可能非常严重。
3. 寄生虫:如梨形鞭毛虫病等寄生虫也会引起腹泻。这些寄生虫通过饮水(包括冲调配方奶用水)进入婴儿体内,因此自来水需经过安理。
4. 抗生素:宝宝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可能与药物有关。
5. 食物因素:过多摄入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或含糖饮料也可能引起宝宝腹泻。
6. 牛奶过敏:这是一种常见现象,也可能引发腹泻和呕吐。
二、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上腹泻?
1. 根据排便次数判断:正常宝宝每天排便12次,呈黄色条状物。腹泻时,排便次数会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
2. 根据大便性状判断: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或是黏液便、脓血便都可能表示宝宝腹泻。宝宝还可能出现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等症状。
三、宝宝腹泻怎么办?
当宝宝出现腹泻时,除了及时就诊外,家长还可以尝试一些家庭疗法。
1. 中药敷脐:对于伴有呕吐的宝宝,外治疗法尤为重要。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中医儿科请医生开方。市面上也有一些脐贴,对受凉引起的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2. 按摩推拿:对于腹泻时间长且大便检查无异常的宝宝,可以尝试按摩推拿法。推板门、揉足三里、向上推七节骨,每个部位大约100~200次,配合背部捏脊6遍,有助于调理脾胃及全身阴阳。
作为家长,了解婴儿腹泻的原因、判断方法和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宝宝出现腹泻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情况恶化。也要注意日常护理,预防宝宝腹泻的发生。当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后,如果病情未见好转或者腹泻症状严重,家长们应当立即带着宝宝去医院就诊。特别是在面对微生物引起的急性腹泻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和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液体是必要的措施。
宝宝腹泻时,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和肠道菌群调节剂。口服补液盐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的重要手段,当宝宝腹泻量大、小便减少或口干时,家长们可以多次少量地喂服。蒙脱石散具有保护肠黏膜及吸附病毒、细菌的功能,服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兑水比例。而肠道菌群调节剂如妈咪爱、培菲康、金双歧等,对治疗腹泻有辅助效果。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呢?
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腹泻症状并不严重,且没有脱水症状,能够正常饮食和活动,那么可以暂时不用去医院。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呕吐,无法进食,这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宝宝表现出阵发性哭闹、尿量减少、精神萎靡不振、面色改变等症状,也需要及时送医院。如果宝宝腹泻严重,每次排便量大或者次数很多,也应该及时带去医院,并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将宝宝的大便搜集带往。对于年龄小于1岁的宝宝,由于他们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面对腹泻等症状时更为脆弱,因此也需要特别关注并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的粪便中带有明显的黏液或脓血,也可能意味着更为严重的病情,需要立即就医。
宝宝健康无小事。家长们在面对宝宝腹泻等情况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科学处理,并在必要时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