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准妈妈的各种困惑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约有近亿人口携带乙肝病毒。临床统计显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子女感染乙肝的几率是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子女的十倍。由于目前尚未有完全有效的手段能够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这让许多准备生育的乙肝妈妈们倍感困扰。
下面针对乙肝妈妈们提供的相关知识和建议,或许能为准妈妈们带来一些帮助。
一、乙肝妇女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生育?
这是广大乙肝妇女迫切想知道的问题。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乙型病毒会导致胎儿畸形,但急性肝炎、活动期的妇女在生育方面仍需谨慎。因为妊娠期间,孕妇需要为胎儿提供大量营养物质,这会增加肝脏负担,加之内分泌变化,可能导致原有肝病加重。肝功能的减退也可能增加产科并发症的风险,如大出血等,从而危及母子安全。对于患有乙型肝炎的妇女,建议在肝功能正常一年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受孕。
二、乙肝孕妇的孩子是否都会感染乙肝?
如果孕妇血液中查出肝炎病毒抗原,那么她的血液、唾液、乳汁和尿液中都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在孕育及分娩过程中,肝炎病毒均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胎儿。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如果患者乙肝e抗原阳性,婴儿感染率将高达90%以上。这种情况的妇女在怀孕后最好尽早终止妊娠。对于单纯的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其传播给胎儿的几率约为20%-30%左右。感染率还可能与表面抗原的滴定度有关。表面抗原阳性的妇女在控制抗原滴定度后可以怀孕。
三、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阻断母婴传播是医学界正在致力解决的问题。除了接种疫苗外,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有效的阻断方法。在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后结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具体做法为:在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肌肉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后分别在1~2星期、1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第一、第二、第三针疫苗。等宝宝周岁后验血,如果宝宝血液里有表面抗体存在,就说明宝宝已经得到充分保护。
四、乙肝妈妈能否采用母乳喂养?
对于患有乙型肝炎或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能否采用母乳喂养,目前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母乳中病毒的含量远没有血液中多,且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因此打了疫苗后可以母乳喂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为了减少传播机会,最好不用母乳喂养。如果母亲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且经检测为阴性,并且婴幼儿缺乏保护性抗体,那么应及时进行乙疫苗接种,待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再进行母乳喂养。但如果在母乳中能检测到乙肝病毒、母亲是HBV-DNA阳性或大三阳患者、婴儿存在皮肤破损等情况时,则不适宜母乳喂养。
(本篇文章由湘120健康网独家呈现,。)
文章开头,我们以强烈的版权声明来强调其独家性,凸显其珍贵价值。接着,透过责任编辑和实习编辑的名字单文贤和柯宗兴,展现出专业团队对内容的严谨态度和责任心。
文章的内容将围绕健康生活展开,涉及健康饮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等方面。我们将深入挖掘每个话题的内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同时融入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权威的健康指南。
我们还将注重文章的排版和结构设计,使其更加美观大方。通过合理的分段、醒目的标题和恰当的配图,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