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才知道:他一直把我当宝
他是位尽职尽责的男人,肩负着家庭与工作的重担,但我们的关系始终无法融洽。他性格内向,生活轨迹固定如工厂到家庭的两点一线,下班后则沉浸于抽烟、品茶、看电视的平静中。最终,我们选择了离婚,离婚后我才得知他隐忍着许多苦衷……
倾诉人:杨瑞玲,女职员
再次见到杨瑞玲,距离我们上次通话已过去一周。这七天里,她回到三门峡处理前夫史胜利的后事。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活着的除了悲伤,还要去处理许多与亡者相关的事务。史胜利生前独身一人,他的葬礼、与公安局、保险公司的沟通等事宜,都落在了杨瑞玲的肩上。
回忆往事,我们首次相遇是在三年前的三门峡。那时我坐在公交车上与朋友谈笑风生,史胜利的出现打断了我原本轻松的心情。当售票员问及我是否认识刚下车的人时,我轻描淡写地回应:“认识。”然而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回想起我们的初相识,我那时是个热爱文学的女孩,爱看《十月》和《收获》,而史胜利则是通过朋友介绍与我相识。当时我在厂里工作,生活在偏远的山村,尽管外表与村里的女孩无异,但内心却有所不同。我喜欢阅读,而史胜利则是建筑公司的员工,常年在外奔波。
有人曾问我与史胜利有何不同,我想答案在于我对文学的热爱与他务实的生活态度之间的不同。然而这种差异并未阻止我们走向婚姻的殿堂。当时史胜利托朋友向我示好,经过几次见面和沟通后,我们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尽管他话不多,但始终默默地为我付出。
然而婚姻并非简单的付出与收获。尽管所有人都说史胜利是个好人,我们都觉得我嫁给他是享福的,但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却与此截然不同。我对他的感情始终无法点燃爱情的火花。每当他回家看到我时,我会反问自己这是否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他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出于对我深深的爱意,但我却无法回应他的情感。我始终找不到我们之间的爱情纽带。即便他在家里忙碌地生火取暖,我也无法感受到那份温暖触及我的心灵深处。我深知他的付出和努力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但我却无法感受到那份应有的情感共鸣和幸福感。或许这就是爱情无法触及的无奈吧。一年后,我父母成功地将他调往我们的工厂,我们开始了如普通夫妻般的朝夕相伴。不久后,我们的儿子史松出生了。
从杨瑞玲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婚姻生活的最初几年,史胜利对杨瑞玲的宠爱几乎超越了一个男人所能给予女人的所有。这种宠爱在杨瑞玲看来却成了一种负担。
有一次,杨瑞玲与一个朋友下班回家,远远就看到史胜利在阳台上眼巴巴地等着。朋友调侃道:“快看,你的老公在瞅你呢!”回到家,史胜利已经准备好了饭菜。他并未动筷,只是在一旁抽烟,笑眯眯地看着她们享用。朋友过意不去,劝他一起吃,他却说:“我还不饿,看着你们吃也很好。”朋友对杨瑞玲感慨道:“你怎么这么幸福?所有人都认为你掉进了蜜罐里。”
尽管史胜利如此付出,他们之间的分歧却在不断增大。史胜利性格内向,生活中除了工作和家庭,鲜有其他活动。他的休闲方式主要是看电视,偏爱体育节目和武打片。而杨瑞玲则外向活泼,喜欢与朋友聊天、逛街,她无法忍受史胜利的沉闷。他们在沟通上的缺失,使得他们的关系逐渐疏远。
杨瑞玲终于决定离婚,她带着儿子离家出走。史胜利试图挽回婚姻,但无果。他们的关系一度紧张到在法庭相见的地步,原因竟是史胜利不愿承担每月50元的抚养费。杨瑞玲对此深感愤怒,甚至产生了恨意。当她了解到史胜利在家庭财务上的困境时,她的气消了些。她不解为何他不告诉她真实情况,但她也意识到他们之间的性格差异难以调和。
史胜利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没有多久他就再次离婚了。他们的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始终难以回到过去。去年,史松回到三门峡,有人开始提议他们复婚。史松却表示不可能。史胜利对此感到困惑,他问为什么,史松说:“我妈烦死你了。”杨瑞玲自己也有些犹豫,她想起和史胜利相处的日子,竟然有些怀念。然而她也明确表示:“我烦他。”她提到史胜利的性格让她感到困扰。然而儿子却说:“这叫性格互补啊!”这让杨瑞玲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今年11月3日晚上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寂静。电话是史胜利的弟弟打来的他告诉我:“三嫂,我哥突发脑溢血……”听到这个消息后杨瑞玲心如刀绞她和儿子急忙赶往医院在路上她只有一个念头:要见到他!然而当时间来到晚上11点时手机的震动带来了残酷的消息:他已经离世了这一切像是一场梦曾经的争吵和隔阂都变得微不足道在这一刻她只希望时间能够停止让她和儿子多陪陪他一会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杨瑞玲和儿子悲痛欲绝他们的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崩塌了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义只留下深深的遗憾和痛苦他们无法相信这个事实无法接受这个结局他们曾经有过那么多美好的回忆而现在却只能成为回忆永远无法忘记他的存在和他给予他们的爱和温暖杨瑞玲在清晨的曦光中,早上六点便前往太平间,去探望那个曾与她有过深深羁绊的人史胜利。
她的目光所及,看到的是史胜利那憔悴的遗容。心中的情感如溃堤的洪水,瞬间爆发。她哭了,泪水滑过脸颊,留下深深的悔恨和哀伤。她骂他:“小气鬼!”但心中更多的是愧疚和不舍。
弟媳在一旁轻声解释:“他离婚时拿到的两万元,舍不得花,是打算给史松上大学用的。他说你花钱大手大脚,不让我告诉你。”听到这些,杨瑞玲心如刀绞。她对着史胜利的遗容,轻声道歉:“对不起,我错了。”
在这个瞬间,她意识到史胜利是她的宽容者、容忍者,是唯一一个把她当作宝贝的人。她对他有着太多的误解,如今却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她欠他的太多,这份债务永远无法偿还。
人们常常问她,既然对史胜利没有感情,他死了为什么如此伤心?既然有感情,为什么当初不复婚?这些问题,她也曾问过自己。感情的事,复杂而又微妙,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
她对他的感情,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时而明亮,时而黯淡。而现在,史胜利已经离去,留下她在人海中独自彷徨。这份情感,如同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永远萦绕在她的心头。
在这个悲伤的时刻,她只能默默地对着太平间的方向,低声诉说心中的情感:“对不起,我错了。谢谢你曾经把我当作宝贝。我会永远记住你,记住你的宽容和容忍。”
(实习编辑:陈兴娣)这篇文字带着杨瑞玲深深的哀伤和对史胜利的愧疚之情,展现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和微妙。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文章,希望能触动读者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