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有四大明显特征 如何正确护理防复发
小儿的健康状况一直是令家长们担忧的问题。特别是在这个多病的季节,孩子们的身体显得尤为虚弱,抵抗力也较低。一旦孩子因为感冒引发了严重的肺炎,家长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那么,对于小儿肺炎,我们该如何识别它的四大明显特征呢?
特征一:体温上升
家长们通过触摸孩子的额头、身体,或者通过测量体温,会察觉到体温的异常。小儿肺炎多数会伴随着发烧,而且往往是高热,体温在38℃以上。虽然一些退烧药可以暂时降低体温,但发热时间长短并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唯一标准。有的孩子发烧仅两天就已经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孩子发烧一周也并不一定是肺炎引起的。判断孩子是否患肺炎,还需结合其他症状。
特征二:呼吸困难
小儿肺炎常常会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发紫等现象,那就说明病情较为严重,不可延误。家长在观察孩子呼吸次数时,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呼吸次数。如果孩子咳嗽、喘息严重,且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那就可能被怀疑为“小儿肺炎”。轻度肺炎可以在家中治疗,而重度肺炎则需要住院治疗。但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就医,请医生确诊。
特征三:精神焦躁
孩子如果患上小儿肺炎,精神方面也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如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家长们在孩子发热、咳嗽、喘息时,应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能玩、爱笑,那么患肺炎的可能性就较小。相反,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甚至少数患儿出现谵语,那就说明孩子病情较重,患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特征四:食欲下降
专家提醒我们,小儿肺炎不仅治疗重要,护理更是关键。在孩子们与病魔抗争的这段日子里,我们需要为他们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
一般护理
要为患儿营造一个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的休息环境。室温要适宜,保持在18℃~20℃之间,同时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由于小儿呼吸道黏液腺分泌不足,再加上肺炎导致的呼吸次数增多,呼吸道黏膜容易干燥,因此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孩子受凉。喂奶、喂药时要缓慢,避免过急引发意外。应用冬眠药物时,要注意体位变化,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加重,要及时就诊。
饮食护理
小儿生长发育旺盛,他们需要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来补充营养。米汤、果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补充热量和呼吸道水分的丧失。但要适量,避免加重心肺负担。还要酌情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等。喂食时,要抱起孩子,头部抬高,避免食物或药物呛入气管引发意外。
对症护理
定时测量体温,对于高热的孩子,除了药物降温,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乙醇擦浴、头部放置冰袋等。对于重症患儿,可以采用冬眠疗法,使机体处于抑制状态,以避免不良反应,降低新陈代谢及能量消耗。密切观察孩子的意识、瞳孔变化及肌张力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如烦躁或嗜睡、呼吸不规则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心力衰竭、肺水肿症状,以及皮肤出血点、淤斑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小儿肺炎的护理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休息、饮食、对症等。只有做好这些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战胜病魔,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