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苦 让你健康一夏天!
夏季的炎热,伴随着高气温和湿度,对人体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人体在酷暑之下,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食欲减退。这一系列变化,容易让人出现倦怠、无力、厌食、心悸、失眠等症状,俗称“苦夏”。
随着气温的攀升,不少人在夏季表现出精神不济、胸闷心慌、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等“苦夏”症状。这些症状虽然并非器质性病变,但却能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专家提醒,要想摆脱“苦夏”,首先要学会“吃苦”。
夏季的“苦”,一方面源于气候,另一方面与人体体质有关。在炎热的天气下,人的消化机能会受到影响,肠胃也易受生冷食物刺激。特别是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虚弱者,以及儿童和老人等,更容易出现“苦夏”症状。长期处在空调环境的人,如办公室白领,也易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身体缺水等因素,导致体质下降,产生“苦夏”症状。
针对“苦夏”症状,有人可能认为多吃冷饮或生冷食品能缓解症状,但专家提醒,这样做很可能适得其反。过多食用生冷食物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损伤脾胃。
那么,如何应对“苦夏”呢?专家建议多吃苦味食品。中医认为,苦味食品能泄暑热、燥湿邪,利于恢复脾胃纳运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苦味食品具有消暑退热、促进血液循环等功用。
在夏季,应选择性地多吃苦味食品,如苦瓜、苦笋、苜蓿等。茶叶、咖啡、啤酒等带苦味的食品也同属此类。但需注意,虽然苦味食品可以多吃,但也不能过量,应适可而止。
除了饮食调理,还有其他方面的自我调理与保健同样重要。比如多喝水、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控制肉食、生冷食品和甜食、碳酸饮料的摄入,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还需重视夏季的作息规律,注意睡眠保养,开空调的时间有所节制,居室注意通风换气。注意自我心理调节,防止“情绪中暑”。坚持锻炼,保持强健的体质。
要想彻底摆脱“苦夏”,不仅要学会“吃苦”,还需从多方面进行自我调理与保健。只有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