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童的性格定向
李女士的儿子今年六年级,学业成绩名列前茅,性格略显木讷。李女士深感担忧,认为儿子的内向性格会成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于是她努力尝试改变儿子的性格,带儿子参加各种聚会和与演讲有关的比赛。孩子的性格并未如李女士所期望的那样变得开朗,反而更加沉默寡言。
众多父母如同李女士一样,希望通过对孩子的训练来改变他们的性格。那么,问题就来了,孩子的性格真的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吗?内向的性格真的就是成功的绊脚石吗?对此,我们来听听黄国胜先生的看法。
内向的孩子也能成功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常常听到“性格决定成败”的说法,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希望通过各种努力,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完美,以便在竞争中获胜。我们需要弄清楚几个关键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性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性格”,实际上涵盖了心理学中的“气质”和“性格”两个概念。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在发生速度、灵活性、强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主要受到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即来自遗传,是稳定的,不易改变。而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则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人的性格,尤其是小孩子的性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进行适当改善的。内向和外向的性格受遗传影响,不易改变。
性格有优劣之分吗?实际上,不同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性格有不同的要求,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性格模式可以决定成功。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例如,教师需要善于沟通,而科研工作者则需要性格沉稳、专注。“性格决定成败”并不是说只有某种性格才能成功,而是指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关键。
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家长需要明确“成功”的真正含义。追求孩子的成功并没有错,但成功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不擅长的方面,重要的是在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寻找一条适合他们的道路并努力前行。
家长必须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看到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六年级孩子来说,认识自我、确认自我价值、形成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鼓励和肯定,而非过多的否定和批评。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适当的改善性格的机会,但不应给他们过大的压力。针对内向、木讷的孩子,家长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导他们进行适当的改善。
内向的孩子也能成功。家长应理性看待孩子的性格,鼓励他们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实习编辑:李丽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