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以上艾滋通过性传播 防艾从青少年性教育开始
随着世界日的钟声敲响,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艾滋病日。这是一个已经走过了三十载的纪念日,而关于艾滋病的普及和认知,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艾滋病的大众知晓率已经显著提高,全球新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降低。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7年,艾滋病毒新发感染下降了惊人的36%,相关死亡也减少了38%。
尽管我国的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新发感染的情况仍令人担忧。从2012年的8万例新发感染,到2017年的13.5万例,这个数字的攀升让人无法忽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门诊主任何耀娟主任医师强调:“艾滋病其实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她特别呼吁,防艾教育应从青少年开始,让他们在面对性诱惑时,了解性的真谛及危害,明确自己的态度,学会保护自己。
艾滋病,这是一种令人胆寒的传染病,它像一把无情的利刃,逐渐削弱患者的免疫力,最终导致各种感染或肿瘤、消耗而亡。虽然目前尚无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它却是可预防的。何耀娟医生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艾滋病的常识,包括其传播方式和预防方法。她指出,HIV病毒存在于人体的全部体液中,其中一些体液具有传播风险,被称为危险体液,如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而汗液、唾液和尿液一般不会传播HIV。
关于艾滋病的传播,血液、性接触和母婴是最主要的途径。在我国,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占比超过90%。了解这些传播方式对于预防艾滋病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预防艾滋病呢?减少不必要的输血、提倡自体输血、使用正规来源的血液和血制品以及经过艾滋病病毒检测的血液可以有效预防经输血传播。避免静脉注射***、远离***、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筒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式。而对于经性行为传播,坚持洁身自爱、避免不洁、使用安全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经母婴传播的预防则包括婚前、孕前或孕早期的确诊,以及及时接受阻断治疗。
艾滋病的隐匿性和欺骗性使得携带者往往难以自知。主动检测是了解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或使用自我初筛的艾滋病检测试纸,都是有效的检测方式。今年的艾滋病日主题为“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呼吁高危人群如有多个性伴侣、有不安全性行为等的人群主动进行检测。
青少年是我国艾滋病感染数量上升最快的群体,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何耀娟医生强调:“防艾应从青少年性教育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和忽视。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迈向一个没有艾滋病的明天!何耀娟强调:“青少年性教育至关重要。”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们的身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这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更是一个心理转变的关键时刻。青春期的女孩开始排卵,男孩则面临遗精现象,这些变化引发了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性的好奇。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充满了无数的未知和挑战。何耀娟指出:“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尝试性行为,许多孩子并不真正了解性行为意味着什么。”
她深感担忧的是,当前社会的性教育方式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误导。网络信息的混杂、性文化的压抑与开放,以及孩子们对性知识的渴望与现实中的缺乏引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形容这种现状为:“孩子们知道得很多,但却缺乏正确的引导。”何耀娟强调性教育应该在发生性生活之前就开始。她认为性不仅是生命的一部分,更是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我们应该摒弃对性的羞耻感,勇于面对和讨论它。正确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性的本质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她进一步提醒青少年们,性行为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避免不健康的性关系。他们应该认识到艾滋病预防的重要性,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如果与疑似艾滋病人发生了关系,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并购买阻断药物以防止感染。“我们应该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何耀娟强调,“性教育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青少年们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性教育,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