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容易感染艾滋病吗?
关于艾滋病及其传播风险的
艾滋病,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无特效药且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对于我市而言,自1992年发现首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的传播已呈多元化趋势。人们对此病既恐惧又担忧,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存在的被动感染途径。
血液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一种主要途径,而其中的担忧主要来源于医疗过程中的可能感染。但市民无需过度恐慌,因为正规医院的临床用血全部经过艾滋病病毒检测,输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极低。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却不容忽视。虽然各级疾控中心对其有严格的监管和抽查,正规医疗机构和个体有证诊所的医疗器械消毒情况基本达标,但无证诊所的存在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这些无证诊所的医疗器具消毒情况难以掌握,市民因种种原因前往这些诊所,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几率非常高。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性也让人质疑。一些药店甚至无证诊所为了降低成本,可能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极易导致疾病的传播。我市有相当一部分药店私设门诊业务,这些药店在医疗用品消毒及一次性用品使用上可能存在严重问题。为了贪图便宜或方便,许多市民选择在药店输液,但这样的行为同样存在巨大的感染风险。
除了医疗环境,日常生活之中也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一些男性顾客在理发时喜欢请理发师用剃刀刮脸,这种行为也存在感染风险。理发、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使用的工具如果未经消毒而重复使用,同样存在感染危险。
面对这些可能的感染途径,我们不仅要对正规医疗机构加强监管,还需要提高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市民应自觉抵制无证诊所的诱惑,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学会辨别其真伪,避免使用被重复使用的产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不可忽视,如理发、美容等时应选择正规店铺,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共用工具。
面对艾滋病这一严重的传染病,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警惕。只有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积极配合部门的监管工作,才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在今年年初至年底的这段时间里,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对梅城的美容美发店进行了详尽的监测工作。统计数据显示,在共计监测的208家美容美发店中,有高达94.29%的店铺在卫生消毒方面表现合格。也有部分店铺因理发用品或用具消毒不合格以及空气细菌总数超标而未能达标。对于不合格的店铺,相关部门采取了严格的措施,要求他们进行整改,对于拒绝整改的商家,更是直接吊销了其卫生许可证,禁止其继续经营。
尽管合格率看似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无证经营的美容美发店未能纳入检测范围。对此,检测人员表示面临诸多挑战。有些店主对此采取对抗态度,一看见检测人员就拉下店门暂停营业。对于这些店铺具体的消毒情况,目前尚无法全面掌握。
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强消毒与监管至关重要。邹主任强调,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必须提高消毒意识,将患者的安危置于首位,绝不能因短期利益而忽视社会卫生安全。卫生部门也需强化监管力度,严格把控医疗机构的消毒关卡。市民自身也应提高警惕,注意降低感染风险。比如避免到无证诊所接受治疗、要求理发师更换新刀片等日常行为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尽管日常生活中存在被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但我们不必因此草木皆兵、惊慌失措。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了解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正常的食物、饮水和空气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在公共场所的日常接触,如共同教室上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办公室用品、工厂工具等也不会造成感染。礼节性的亲吻和拥抱、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也不会传播病毒。还有公用马桶、浴缸、蚊虫叮咬以及、、票证等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让我们共同关注艾滋病,关爱生命。只有通过了解、理解和支持,我们才能共同抵御疾病的侵袭,守护我们的健康与幸福。(实习编辑:吴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