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认知误区让你脂肪肝永不治愈
近年来,脂肪肝的患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八年前的上海白领人群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2.9%,如今这一比例已经攀升至超过20%,且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人们对于脂肪肝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许多有效的防治方法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只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而非真正的疾病,因此无需治疗。医学界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即使是无症状的单纯性脂肪肝,也可能预示着潜在的恶性肥胖风险,这类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无论是从肝病角度还是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角度,都应重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有些患者长期治疗不见好转,便认为脂肪肝无法治愈。事实上,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发现并去除病因,肝内脂肪沉积在数月内就有可能完全消退。即使是已经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只要及时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病情也有可能得到逆转。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些患者误以为治疗脂肪肝主要依靠保肝药物。至今尚未发现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对于肥胖性脂肪肝这类现代都市病而言,通过节食、锻炼等措施减肥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即使在应用保肝药物的患者也需要长期调整饮食、运动并修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需要贯穿终身,否则脂肪肝就容易复发。脂肪肝患者需要主动参与治疗,了解并纠正自己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
误区系列:脂肪肝的四大误解
当我们遭遇脂肪肝的困扰时,往往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误区的面纱,重新认识脂肪肝。
误区四:有了脂肪肝就得服用降血脂药物
虽然高脂血症与脂肪肝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迄今为止,尚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哪种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得了脂肪肝并不意味着必须服用降血脂药物。不当的使用降血脂药物,反而可能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原因可能在于,脂肪肝的出现已经表明肝脏处理脂质代谢紊乱的能力达到了极限。再强行使用降血脂药物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对于脂肪肝患者,如果血脂正常,无需使用降血脂药物。若同时存在高脂血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如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来决定是否用药。如是酒精或药物引起的脂肪肝,戒酒或停药是首要选择。对于肥胖和糖尿病引发的高脂血症,主要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来调控血脂和防治脂肪肝。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体重和血糖后,血脂仍然较高时,才会考虑使用降血脂药物,并且可能需要减量或联合保肝药物。
误区五: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需服用降酶药物
过去人们常常误认为血清转氨酶增高就是肝炎,而所有肝炎都具有传染性。这种误解导致了许多人在发现转氨酶升高时,急于使用降酶药物来恢复正常水平。这种做法可能会掩盖真实的病情,导致肝病恶化。
事实上,脂肪肝患者伴随的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肥胖和脂肪肝有关,这种转氨酶增高并不具有传染性。只要体重有所下降,血清转氨酶水平就会相应降低。据报道,体重每下降1%,转氨酶就能下降8.3%。而对于伴有肿大的肝脏和脂肪肝逆转的情况,体重的减少更为关键。反之,如果体重持续不下,即使使用保肝和降酶药物也难以见效。
误区六: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不能多活动
大约1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血清转氨酶增高的情况。这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并不需要休息和加强营养,也不需要采取消毒和隔离措施。很多患者因为误解而减少活动、增加休息,结果体重和腰围反而有增无减,血清转氨酶异常和脂肪肝持续存在。
事实上,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来说,不仅不需要加强休息,反而需要增加锻炼。大步快走是推荐的最佳锻炼方式,每次至少3公里,每周5次以上。
误区七: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肥胖性脂肪肝抗病毒治疗最为重要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大国,近年来肥胖性脂肪肝患者也不断增多,两者合并存在的概率越来越高。对于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会首先考虑使用抗病物进行治疗。并非所有的肝脏损害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问题,过度依赖抗病物可能并不奏效。
在针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肥胖性脂肪肝的治疗中,除了考虑抗病毒治疗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肥胖、脂肪肝、转氨酶升高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对这些误区的,能够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地认识和治疗脂肪肝,走出误区,迈向健康。即使面对乙型肝炎、肥胖和脂肪肝的并存,其对抗病毒治疗成功的概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并非直接抗病毒治疗,而是开展减肥治疗。假如患者经过减肥后,转氨酶和脂肪肝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那么其主要问题可能在于体重而非病毒感染。这时,我们或许可以暂时放下抗病毒治疗的念头,转而继续巩固减肥成果。如果经过半年的减肥治疗,患者的转氨酶仍然持续异常,我们再考虑抗病毒治疗也为时不晚。毕竟,掌控体重相对于漫长的抗病毒治疗来说更为容易操作,且成本相对较低,成功率更高。
接下来我们一个常见的误区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来说,是否水果越多越好。虽然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水分、纤维素和矿物质,对健康大有裨益,但并不意味着“多多益善”。因为水果中含有一定的糖类,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加剧肥胖。对于已经患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人们来说,更应谨慎对待水果的摄入。
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时刻警惕膳食热量过剩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选择水果时,我们应倾向于含糖量较低的品种,如苹果、梨等,并且摄入量不能过多。必要时,可以用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替代水果。最佳吃水果的时间是在餐前或两餐之间的饥饿时刻,这样可以减少正餐的进食量。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适量饮用富含蛋白质和钙的牛奶对健康有益,但睡前饮用可能导致热量过剩,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来说可能并不适宜。
对于大多数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群众来说,他们缺乏的不是营养(热量),而是运动。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科学的生活方式,而非补品和药物。只要我们坚持“少吃、多动,少饮酒、慎用药”的原则,就能够有效地控制脂肪肝日益严重的流行现状。
面对肥胖性脂肪肝的问题,我们应该从生活方式的改变入手,结合科学的饮食管理和适当的运动,来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脂肪肝。毕竟,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