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心包炎是什么疾病
让我们深入了解心包炎这一病症。当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等各种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或是出现慢性病变如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我们的身体就会遭遇这场挑战。
我们来谈谈心包炎的症状。早期,患者可能会在劳累后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心排血量相对固定,无法在运动时相应增加。随着病情的发展,即使在休息时,也可能会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患者的腹部可能会因腹水和肿大的肝脏而感到膨胀。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发热、虚弱、心悸、咳嗽等症状。
那么,导致心包炎的原因是什么呢?感染是其中的一种可能,病原体包括细菌(如结核杆菌)、病毒、真菌等。肿瘤、自身免疫问题(如风湿热等胶原组织疾病)、内分泌或代谢障碍、物理因素(如外伤、放射性治疗)、化学因素以及邻近器官疾病等都可能是心包炎的诱因。
对于心包炎的治疗,首先我们要采取一般治疗的方法。在急性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需取半卧位并吸氧。如果胸痛明显,可以给予镇痛剂。除了这些基础治疗,还需要进行病因治疗。对于结核性心包炎,需要给予抗结核治疗,并加强抗风湿治疗。对于非特异性心包炎,如果症状较重,可以考虑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化脓性心包炎需要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反复抽脓或通过套管针引流。如果疗效不佳,应尽早施行心包腔切开引流术。对于其他类型的心包炎,如尿毒症性心包炎和放射损伤性心包炎,也需要特定的治疗方法。
心包炎是一种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病症。了解它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在遭遇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3、应对心包填塞的挑战
面对大量渗液或心包填塞症状,我们可以采取心包穿刺术来抽取液体,减轻压力。这一操作并非随意而为,它需要精密的计划和准确的执行。
在进行心包穿刺之前,我们必须先进行超声波检查。这项检查将为我们揭示进针的路径以及刺入心包处的积液层厚度。穿刺的部位和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常见的穿刺部位是在左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的1-2cm处。穿刺针应向内、向后推进,指向脊柱。病人坐在座位上,以便我们更准确地定位和操作。
2. 另一种方法是在胸骨剑突与左肋缘形成的角度处刺入。这里,针尖需要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推进。病人适合采用半坐位,这样可以使我们更方便地进行操作。
3. 对于疑有右侧或后侧包裹性积液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在右第4肋间胸骨缘处垂直刺入或在右背部第7或8肋间肩胛中线处穿刺。为了安全起见,穿刺时可以使用心电图机的胸前导联监测。在超声波监测下的穿刺更为精准,可以观察到穿刺针尖在积液腔中的位置和移动情况。使用“有孔超声探头”进行这一操作更为安全和可靠。
那么,如何预防心包炎及其引发的心包填塞呢?
心包炎的来源多种多样,可能是感染、结缔组织异常、代谢异常、损伤、心肌梗塞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甚至可能是非特异性的。对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其源头几乎可以是任何急性心包炎。例如,结核或其他感染、新生物、日光或声音的辐射、类风湿关节炎、创伤和心脏手术等都可能是其原因。
风湿热之后极少有缩窄性心包炎。为了预防心包炎及其可能引发的心包填塞,我们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也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重起居规律、合理饮食、调理情志,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