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婴儿关于乙肝33问题
关于母婴阻断与大三阳小三阳怀孕问题
方便群众理解,我们以通俗简单的语言,关于阻断的常见问题。当前,中国各地医院机构在阻断方面尚未达成完全统一的认识,但以下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专家的共识。
一、关于母亲身体状况与怀孕
1. 对于大三阳与小三阳患者,能否怀孕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观点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可以怀孕。不必等待DNA转阴,因为彻底转阴可能遥不可及。重要的是在怀孕期间注意阻断。
2. 怀孕期间是否必须注射球蛋白,这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各种临床研究结果尚未统一。一些研究认为注射有帮助,另一些则不然。总体而言,多数建议注射,但也有专家认为小三阳DNA阴的患者不需要。单纯为了增加信心、安心,注射球蛋白是值得考虑的。
3. 阻断的关键在于宝宝出生后及时注射球蛋白,并正确选择疫苗接种时间。大三阳妈妈的宝宝建议在15-30天内再次注射球蛋白。疫苗的打法也有两种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二、关于母婴感染率与阻断成功率
1. 在进行了有效的阻断后,大三阳妈妈的阻断成功率约为90%,小三阳DNA阴的阻断率接近100%。总体而言,平均阻断率在95-97%左右(这是国家公认的机率)。
三. 关于母乳喂养
1. 在进行了阻断后(孩子出生后打了球蛋白和疫苗),且母亲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大三阳患者一般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小三阳DNA阴者更无需担心。但需注意,当乳头有损伤时应避免喂养。
四、关于生产与阻断
1. 顺产和剖宫产哪个更有利于阻断的问题,答案是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生产方式应由临产时的自身状况及医生建议决定。
2. 母婴间的接触问题也是关注的重点。除了避免唾液直接接触外,如伤口、母亲的血污等,其他正常的接触是可以的。尽管我们尽力避免接触体液,但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不必过分紧张。
五、关于球蛋白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球蛋白都是安全的。理论上,球蛋白的副作用包括引起病毒变异、疫苗接种失败、肾功能负担增加以及血源产品可能传染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但实际上,除了可能引起婴儿疫苗接种失败外,其他副作用并未明确发生。
六、其他注意事项
1. 先兆流产会增加宫内感染的风险,但这取决于先兆流产的原因。如果不是胎盘引起的,就不必过于担心。
2. 怀孕后如果发现肝功异常,不必过于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放松的状态很重要。若肝功指标不超过200,通常不需要治疗。若需要住院治疗,也不必过于担心,医生开的药物是安全的。
3. 对于怀孕前肝功异常的情况,怀孕期间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功负担,因此建议在肝功稳定后再考虑怀孕。但如果不得不怀孕,要更加注意肝功情况,及早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关于服用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时能否怀孕的问题,目前尚无充足证据证明其会导致胎儿畸形,但在安全原则下,绝大多数医生仍不建议在怀孕时服用这些药物。若意外怀孕,需自行考虑并咨询医生建议。关于拉米和干扰素在动物实验中对胎儿的影响报告,虽然在动物实验中使用了超大剂量,并出现了对胎儿的影响报告,但在人体临床研究中尚未记录到此类不良影响。对于怀孕前和怀孕后应进行的检查,重点在于确保孕妇的肝功能健康。怀孕前要做详细的肝功能检查,包括肝功能、B超和DNA定量检查。怀孕后,也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至于服用降酶药或保肝药时能否怀孕,需要谨慎对待,注意药物的成分和说明,并在咨询医生意见后进行决策。
对于乙肝妈妈,何时应避免怀孕主要取决于肝脏是否能承受整个孕期和分娩过程的负担。一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想等到传染性降低到很低水平再怀孕,另一部分人则不考虑身体承受能力冒险尝试,这都是不可取的。特定情况下如肝功能波动大、伴有严重肝外系统表现等,乙肝病毒感染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怀孕。肝炎孕妇的性生活应特别注意节制,根据肝炎情况和孕周大小来调整。如果后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性生活并寻求医生建议。
关于免疫球蛋白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问题,庄辉院士指出,给HBsAg阳性妊娠妇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并不可取。这种方法并未得到WHO或我国卫生部的推荐,且世界上没有国家采用此法阻断HBV的母婴传播。该方法可能导致HBV免疫逃逸株的产生,对机体有潜在危险性。从理论上讲,也难以解释其能预防HBV母婴传播。即使肝移植患者接受了大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乙型肝炎复发。妊娠妇女的肝脏并未切除,HBV仍在肝脏内大量复制,因此注射剂量较低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无法产生阻断效果。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来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管理,以确保母婴平安。针对每个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避免盲目尝试或过度治疗。在性生活方面,肝炎孕妇应注意节制,避免过度劳累和腹部受压。保护母婴健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关于HBV母婴传播及父婴接触的相关知识
一、HBV母婴传播
HBV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这一阶段的传播率高达95%-97%。幸运的是,通过应用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可以有效阻断这一传播。这也再次强调了围产期在HBV母婴传播中的重要性。
二、关于父亲的角色
1. 父婴感染率:父婴感染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就感染了病毒,而不是出生后的后天感染。相对于母婴传播,父婴传播的概率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孩子出生后按照国家规定注射了三针疫苗,通常是安全的。
2. 男方是携带者时是否需要打球蛋白:在胎儿期,父亲无需打球蛋白进行阻断,因为父婴传播的概率极低。即使注射球蛋白也无法保证阻断。
3. 出生后父婴间的接触建议:尽量避免血液和体液的直接接触,如伤口和剃须刀等。其他形式的接触,如亲吻脸部、手和脚等是可以的。尽管接触体液的风险很低,但还是建议尽可能小心。
4. 服用拉米夫定等药物时能否要孩子:目前的临床研究和资料未显示拉米夫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虽然动物实验中有不良报告,但人体临床应用中暂无不良记录。对于男方来说,服药期间要孩子应该是更加安全的。
三、双方都是携带者的情况
1. 双方携带者对胎儿的传染率:父方对胎儿的宫内感染率极低,因此胎儿的传染率主要决定于母方。
2. 双方病情是否会互相加重:不会。病毒的种类和复制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内的免疫状态。如果双方肝功能都正常,那么无论何种病毒都不会对彼此造成病情加重。
四、关于宝宝的关注事项
1. 脐血检测结果解读:脐血检测的结果并不完全可靠,因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结果如何,出生后仍应按照既定的阻断计划进行。
2. 球蛋白和疫苗的注射时机与剂量:球蛋白应在出生后尽快注射,最好在2小时内完成。疫苗则按照0、1、6的日程进行。球蛋白的剂量通常为100单位,但也可以注射200单位。
3. 体检安排:建议在注射完三针疫苗后一个月,即宝宝7个月大时进行体检,此时的抗体值最高,结果也最稳定。
4. 婴儿抽血部位:一般是颈血管、头上或大腿内侧等部位。建议到儿童医院进行抽血,因为护士更有经验。
5. 没有产生抗体怎么办:如果婴儿没有产生抗体,可以考虑加注1~2针疫苗,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适当增加剂量。
对于HBV的母婴传播和父婴接触,最重要的是保持警惕,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作为家长,我们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健康。在预防疾病的过程中,疫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一下关于疫苗的一些问题和解答。
让我们了解一下关于接种乙肝疫苗的一些信息。除了常规的接种程序外,我们还可以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合用小剂量的介素-2,以增强免疫效果。卡介苗或牛痘苗也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以配合使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知道何时需要加强疫苗呢?当孩子的化验结果出来后,如果抗体是阴性或弱阳性,那么就应该立即加强疫苗。建议在孩子3岁和6岁时,也就是入幼儿园和小学时,各加强一针。
有些家长可能急于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想要提前检查。我们建议在7个月后检查,因为过早检查的结果可能不太稳定。但如果一定要早检查,可以通过“肝微量”的方式,只需刺中指或耳朵取一滴血点于试纸上,几分钟就能出结果。
有些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化验结果产生困惑。如果化验结果是2、5阳性或2、4、5阳性,其实这是一个健康的结果。特别是母亲是携带者的情况下,生下的宝宝很可能出现这种结果。这是胎儿期经脐血进入体内的病毒不完整颗粒,不必过于担心。
那么,如果不幸感染了病毒怎么办?如果在7个月大后的确感染了病毒,那么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肝功能正常,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家长们千万不要听信广告,盲目寻求治疗方法。和我们一样,孩子会健康携带病毒直到成年,希望未来会有根治的办法。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合理接种疫苗,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也要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不盲目恐慌,不随意寻求治疗方法。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有更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