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空虚感-是职场恶魔
空虚,那是一种深入的内心体验。当人们口中出现“唉,真没劲”、“这个世道我算看透了”等消极情绪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空虚。真正的空虚,其感受之深刻,言语难以传达,只有空虚者自身方能真切体验。
一位年轻的职员曾向我倾诉他的困惑:每天照常工作、生活,却总觉内心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意义。看着周围的同事生活充满热情,他却在各方面都感到无聊、无趣。这种情绪让他整天感到百无聊赖、心绪慵懒、寂寞惆怅,却不知所措。他疑惑地问:“为何别人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却如此空虚呢?”
这个问题并非个例,它像一块阴云笼罩着一些年轻人的心头。他们所感受到的空虚,与孤独、寂寞等情感有所不同。孤独和寂寞有时是一个人独特个性的标志,而空虚则能消磨人的斗志,侵蚀人的灵魂,使人的生命变得毫无价值。
空虚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内心体验。正如之前所说,当我们听到一些人频繁使用“唉,真没劲”等消极口头禅时,我们可以判断他们可能正受到空虚的困扰。真正的空虚感受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他人难以深入体验。空虚的人往往难以实现与他人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若自己再不积极努力,只会被空虚的漩涡越裹越紧。
空虚是随时可能产生的。周围的一些例子表明,有的中学生刚进入新环境,因未能及时被接纳,会产生不被理解、无所依托的感觉;有的因学习、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感到不被信任、不被尊重;还有的中学生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觉得生活并非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在这些时刻,空虚都会趁虚而入。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更容易被空虚所征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是它最重要的特点。被空虚侵袭的人,往往是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们或者消极失望,以冷漠的态度面对生活,或者毫无朝气,遇事便摇头。为了摆脱空虚,他们可能会沉迷于烟酒、打架斗殴、无目的地游荡或沉迷于某种游戏,却仍然一片茫然,无端消磨了宝贵的时间。空虚带来的只有害处,没有任何益处。
面对空虚,最重要的是树立理想。“治病先治本”,空虚的产生源于对理想、信仰及追求的迷失。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成为消除空虚的最有力武器。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当你坚定地朝着目标努力时,空虚就会悄悄离去。
面对空虚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生活本身是美好的,关键在于你以何种态度去对待它。你可以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美丽,也可以通过认真学习、帮助他人等有意义的活动来填补生活中的空白。当你忙于充实自己的生活时,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情去感到空虚呢?
面对空虚还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有时人们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有人遇到挫折便轻易为空虚所困,有人却能面对困难毫不退缩。通过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训练,我们可以及时消灭空虚的萌芽,不给它进一步侵袭的机会。
在抵抗空虚的战斗中,请记住普希金的诗句:“生活不会使我厌倦。”当我们和空虚顽强斗争时,我们应该相信生活的美好和力量。实习编辑:梁子豪为我们提供了这篇富有和启发性的文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空虚问题。